庫存觀市
[庫存看市場]大勢未改 鋼市沖動須謹慎
2005年11月29日00:00 來源:西本資訊
新干線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干線獨家刊登之作品,媒體及網站轉載的前提,獲得新干線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西本新干線(www.96369.net)。欲轉載者請致電:021-55398176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干線的支持。
滬上建筑鋼市行情演繹,正如前期庫存看市場分析所言,鋼筋價格在2850元/噸附近盤整至今,局勢也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供給與需求雙方的協商,也在這個價格位置繼續著,但是正如價格波動表現出的一樣,雙方并沒有達到均衡,或者說沒有找到均衡點。市場究竟如何走勢?先來看本期數據。
11月18日,上海市場20倉庫建筑用HRB335鋼筋16-25mm庫存總量為92700噸,較11月11日減少2700噸,連續兩周小幅度減少,本期減幅2.83%,;其中一類由43100噸減少至40500噸,總量減少2600噸,減少幅度為5.99%;二類資源由52300噸減少至52200噸,絕對總量微減少100噸,減幅0.23%。如上期所預測一樣,庫存總量減少幅度進一步放緩,總量的徘徊不得不讓人有回憶起去年同期的情況,查詢新干線的歷史數據庫可以發現,去年同期11月19日(周五)同期庫存56100噸,其中一類資源23100噸,二類資源32900噸,這一數據將有力回擊庫存不足論調。
從規格結構來看,11月18日與11月11日相比較,需求量相對不大的18mm、22mm規格反而是穩步增加的,相比較來看,20mm、25mm規格減少速度反而繼續減少。來看具體數據。16mm:總量18400噸,本期總量減少1400噸,其中一類庫存減少2100噸,二類增加700噸;18mm:總量22800噸,連續兩周增加,本期總量增加6100噸,其中一類增加1800噸,二類增加4300噸;20mm:總量12500噸,減少2100噸,其中一類減少4400噸,二類增加2300噸;22mm:總量20800噸,增加2100噸,其中一類增加1700,二類增加400噸;25mm:總量18200噸,減少7300噸,其中一類增加500噸,二類減少7800噸(而25mm規格與2004年同期相比較,仍然要多出2000余噸)。
數據表明:本期庫存數據的繼續小幅度減少,是由于25mm的減少造成了,而減少幅度的進一步減緩,其他規格總量的增加是明顯的。而總的來看,25mm規格雖然較去年同期有增長,然而目前總體供需狀況仍然是相對平衡;而18mm、22mm規格的異常增量,卻顯得并不那么協調;而總體來看,庫存結構偏于不合理是不容否定的事實。
而從產地結構方面看,11月18日與11月11日相比較,11月18日:一類資源主導前七位分別是一鋼19300噸(較11月11日減少2100噸);遼寧北臺5800噸(未變化);山西長治增加到3200噸(微增加200噸);河北邯鋼3000噸(新增1700噸);山西海鑫1700噸(減少1700噸);天津天鐵1600噸(減少200噸);江西萍鄉1000噸。二類主導前六位分別為滬寶13900噸(較11月11日增加800);唐山銀豐13400噸(減少3000噸);山西中陽3100噸(減少700噸);山西黎城2400噸(新增);陜西龍門2400噸(減少900噸);福建金盛1800噸(減少600噸);。
數據表明:不斷在滬上有新的產地資源亮相,隨著北方氣溫的不斷變化,南方市場資源壓力是必然會不斷增加的。而根據近期的天氣預測消息來看,24節氣中小雪期間,北方部分的確會開始出現第一場雪。因而,在滬上不斷見到來自東北、山西、河北、京津地區的建筑鋼材流入,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似乎在給我們提示一些什么。
線材方面,11月18日上海市場20倉庫建筑用6.5mm盤條總量4700噸,與11月11日相比較減少800噸,庫存總量再度返回到11月4日的水平。
就在筆者動筆行文之時,不得不提及滬上建筑鋼市目前的現狀,有關資源緊張的傳聞,在市場內不斷蔓延,筆者認為:對此番變化需要謹慎處之。畢竟,市場大環境并未有好轉跡象。老生常談的幾點還是要提:
其一、建筑鋼市最大的推動力之一的房地產業,并未見好轉跡象。這其中也要看看這樣幾點要素:1、滬上竟然出現商業土地掛牌冷清收場的局面;2005年,上海市土地學會會長、原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副局長殷國元表示,上海商服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出讓的可建面積規模預計只有100萬平方米左右,這意味著,上海商服用地規模僅為去年的三分之一,和2002年基本持平;地產開發的弱勢,對建筑鋼材的需求轉弱是自然的;2、宏觀控制房產業發展的措施還在繼續;3、成品房價下跌,是不容回避的事實。
其二、供給仍然問題之一。8、9、10月份的鋼筋產量分別高達606.17萬噸、588.97萬噸和597.36萬噸,隨著時間推移,建筑鋼材的消費迫近淡季,而減產勢必也是有限的,這中間供需差就會給明年的市場留下隱患。而且,依靠刺激中間需求堆積起來的市場,“泡沫性”太濃,缺乏實質支持。而當下市場的情況,似乎正好符合刺激中間需求的特征。
取舍之間,彰顯智慧,何去何從,還要留待商家自行判斷。
綜合起來看,大的供需形勢并未改觀,時下出現的所謂變化也好、新情況也罷,用沖動來形容比較恰當。既然是沖動,還是適當克制的好,因為和沖動聯系在一起的,多半是“后果”。[文]西本新干線工作室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fzhaierkt.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
· 2024-09-07[庫存看市場]復產預期增強,鋼價再次走弱
· 2024-08-31[庫存看市場]庫存整體減少,鋼價低位修復
· 2024-08-17[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消化,鋼市不改低迷
· 2024-08-10[庫存看市場]供需雙向減少,鋼價低位震蕩
· 2024-08-03[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消化,鋼價低位修復
· 2024-07-27[庫存看市場]庫存總體回落,鋼價低位運行
· 2024-07-20[庫存看市場]庫存小幅回落,鋼價淡季走低
· 2024-07-06[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回升,鋼價低位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