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觀市
[庫存看市場]十月庫存高位盤整 滬上建筑鋼市步履蹣跚
2005年11月23日17:41 來源:西本資訊
新干線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干線獨家刊登之作品,媒體及網站轉載的前提,獲得新干線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西本新干線(www.96369.net)。欲轉載者請致電:021-55398176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干線的支持。
十月建筑鋼市大幕已落,回顧整個十月份滬上建筑鋼市的表現,可以概括為這樣幾句話:庫存居高不下,市場步履艱難。記得十月伊始,人們紛紛翹首以待,期盼著建筑鋼市沒有出現的“金色九月”消費旺季,能夠轉移至十月出現,然事實給了人們無情的打擊,于是乎市場在迷茫混沌中度過了10月。帶著對10月的迷惑,我們來分析一下10月滬上建筑鋼材庫存量變化情況。
截至10月最后一個周五(10月28日),上海市場20倉庫建筑用HRB335鋼筋16-25mm庫存總量為123600噸,較10月第一個周五(新干線統計日期為10月7日)減少11300噸,減幅8.38%;其中一類資源由60500噸減少到50200噸,減少10300噸,減少幅度17.09%;二類資源由74400噸減少至73500噸,絕對總量減少1000噸,減幅1.28%。而縱觀整個十月份滬上20倉庫建筑用HRB335鋼筋16-25mm庫存兩變化情況,始終在125000噸——145000之間徘徊,相對歷史同期數據來看,庫存總量屬于高位盤整。
從規格結構來看,10月最后一個周五(10月28日)與10月第一個周五(10月7日)相比較,除開22mm規格以外,其他一、二類各規格資源總量均處于減少狀態,各規格比例分配基本保持平衡。來看具體數據。10月28日(月底)16mm:總量25200噸,較月初(10月7日)減少5900噸,其中一類減少3800噸,二類減少2100噸;18mm:總量18000噸,減少1100噸,其中一類減少1200噸,二類增加100噸;20mm:總量20700噸,減少4600噸,其中一類減少2200噸,二類減少2400噸;22mm:總量20100噸,增加7500噸,其中一類增加2200,二類增加5300噸;25mm:總量39700噸,減少7200噸,其中一類減少5400噸,二類減少1800噸。
數據表明:十月份的庫存消化中,是以一類資源為主的,這也符合是以期間以及過后滬上重點工程支撐市場的局面相吻合。而各規格資源通過十月的演變,比例逐步趨于合理(不存在過多規格,也不存在十分緊缺的德規格),對于新的形勢下,建筑鋼材尋求低位平衡是有利的。而從各規格十月的消化來看,傳統需求較多的16mm、20mm和25mm規格,依然是市場主導,這也表明了,雖然今年較往年同期總需求是呈下降趨勢的,但是工程的季節性傳統(工程開工、收尾)卻似乎已久如故。
而從產地結構方面看,10月最后一個周五(10月28日)與10月第一個周五(10月7日)相比較:一類資源主導前六位分別是一鋼23100噸(較10月第一個周五減少4500噸);山西長治增加到5200噸(增加1500噸);山西海鑫5100噸(減少3800噸);酒鋼3700噸(增加2800噸);天津軋二3300噸(突增量);湖北鄂鋼減少到3100噸(減少1100噸)。二類主導前四位分別為滬寶29900噸(較10月第一個周五減少2200);唐山銀豐16300噸(增加1800噸);福建金盛3200噸(減少200噸);山西黎城1400噸(突增量)。
數據表明:來自北方的資源依然是庫存增量的主要來源,且一、二資源均有流入滬市。結合具體數據來看,來自華北資源的增多,是近期庫存量居高不下因素中的重中之重。十月期間的市場價格變化,的確迫使華北、華東本地部分調坯軋材的廠家產量大減,致使部分資源在滬上銷聲匿跡。而近期所謂的價格走高,會不會再度引發已停的部分廠家重開生產線,進而導致庫存再度攀升,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線材方面,10月最后一個周五(10月28日),上海市場20倉庫建筑用6.5mm盤條總量3200噸,較10月第一個周五(10月7日)減少4100噸。與歷史同期相比較,線材庫存量仍然處于略低的水平。
可以看到,市場在10月底、11月初雖然出現了所謂的價格反彈,然而綜合各方面因素來看,的確讓人很難感覺到樂觀。綜合起來,原因在于:
其一、供給隱患仍然存在。具體表現在與歷史同期相比,產量增大、出口減少,國內市場面臨更大的消化壓力。
9月產量的巨大(日均產量的無數個第一)就不再贅述,來看最新的鋼鐵產品進出口統計數據:9月份,線材的出口量已經減少到19.13萬噸(前8個月的平均水平為27.43萬噸/月,單月最高量為38.19萬噸);鋼筋出口量減少到11.20萬噸(前8個月的平均水平為14.37萬噸/月,單月最高量為18.47萬噸);鋼坯出口量萎縮至13.80萬噸,其中方坯僅為2.31萬噸(鋼坯前8個月的平均水平為73.15萬噸/月,單月最高量為146.24 萬噸;方坯8個月的平均水平為22.16萬噸/月);生鐵出口量萎縮至2.65萬噸(鋼坯前8個月的平均水平為27.08萬噸/月)。
數據表明,在產業新政出臺之后,在鋼鐵產品出口市場已經發揮了作用,不支持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產品出口政策的繼續嚴格執行,給鋼材市場(尤其是建筑鋼材市場)出口帶來的,無疑是一記重錘。國內產能不見的情況下,建筑鋼材等供過于求的鋼鐵產品,勢必繼續面臨低價位尋求供求平衡點。
其二、庫存處在不正常的高位,市場逐步終端需求淡季。
這一點并未能為廣大流通商所接受。筆者再來重提舊事,根據新干線統計的數據來看,04年度10月底至11月初,上海市場20倉庫建筑用HRB335鋼筋16-25mm庫存總量一度徘徊在4-6萬噸之間,最低點不足42000噸。而根據歷史的經驗來看,進入11月直至春節前的這段時間內,終端需求是明顯減少的。每年在此期間的庫存猛增現象,是閑散資金制造出的“中間需求”,以現在的經驗來看,這種需求的投機性過重,最終往往構成了后期市場的不穩定因素。
綜合上述因素,筆者面對10月底、11月初市場急躁的反彈,并不贊同。而更希望看到的的,是市場在供求關系糾正基礎上的真正上漲,畢竟,健康有序的市場方為長久之計。[文]西本新干線工作室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fzhaierkt.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
· 2024-09-07[庫存看市場]復產預期增強,鋼價再次走弱
· 2024-08-31[庫存看市場]庫存整體減少,鋼價低位修復
· 2024-08-17[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消化,鋼市不改低迷
· 2024-08-10[庫存看市場]供需雙向減少,鋼價低位震蕩
· 2024-08-03[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消化,鋼價低位修復
· 2024-07-27[庫存看市場]庫存總體回落,鋼價低位運行
· 2024-07-20[庫存看市場]庫存小幅回落,鋼價淡季走低
· 2024-07-06[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回升,鋼價低位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