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觀市

[庫存看市場]建筑鋼市 滬上秋風日漸涼

2005年11月23日17:39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

    時近深秋,人們都在談論建筑鋼材市場的走勢,平心而論,建筑鋼材今年的走勢有些無辜。自3月底陷入困境以來,國內建筑鋼材市場始終不見得解脫。秋風漸涼,不禁讓人開始感嘆建筑鋼市前景渺茫。帶著這諸多感嘆,來看本期庫存數據。

    9月9日,上海市場建筑用HRB335鋼筋庫存總量為128100噸,較9月2日減少1900噸,減幅1.43%;其中一類由69100噸增加到72000噸,絕對總量增加2800噸,增幅4.09%;二類資源由60800噸減少至56200噸,絕對總量減少4700噸,減幅7.71%。仍舊回到了前期的結論狀態(tài):跌勢若市當中,規(guī)模較大企業(yè)抗擊打能力明顯要強得多。一類資源相對二類資源的逆勢增加,就是有力的證明了。而這也促成了庫存始終保持在相對高位的局面。

    從規(guī)格結構來看,9月9日與9月2日相比較,20mm和22mm兩規(guī)格消耗量較大,其余規(guī)格總量反而呈不同幅度增長態(tài)勢運行,來看具體數據:16mm:總量20800噸,增加2900噸,其中一類增加1900噸,二類增加1000噸;18mm:總量27400噸,增加4700噸,其中一類增加1900噸,二類增加2800噸;20mm:總量19800噸,繼續(xù)減少6800噸,其中一類減少2100噸,二類減少4700噸;22mm:總量12400噸,減少3500噸,其中一類減少300,二類減少3200噸;25mm:總量37700噸,增加900噸,其中一類增加1500噸,二類減少600噸。

    可以看到,傳統(tǒng)需求較強的25mm規(guī)格庫存總量繼續(xù)保持高位,這一數據的居高不下,使得總量難以出現有效的減少;而另一方面,22mm規(guī)格的持續(xù)減少應該引起足夠重視了,弱勢之中的規(guī)格不平衡,往往會使得同組距產品售價脫節(jié);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18mm規(guī)格,只不過與22mm的減少不同,18mm總量的逆向增加,對其市場售價沖擊也是可想而知的。

    而從產地結構方面看,9月9日與9月2日比較:一類資源主導前六位分別是一鋼30300噸(較9月2日減少1400噸);海鑫12200噸(大幅增加3800);天鐵9100噸(減少400噸);2672廠6200噸(增加4900噸);鄂鋼增加至2100噸(增加600噸);長治2100噸(減少1000)。二類主導前三位分別為滬寶17200噸(較9月2日減少8500,總量開始趨于平穩(wěn));銀豐8900噸(減少2100噸);龍門1700噸(增加1200噸)。

    可以看到,北方資源總量的異軍突起,顯示出了北方資源供給總量的不合理增長趨勢,給市場造成的壓力也是明顯的。而擴大范圍來看,北方資源對于整個華東市場造成的壓力也是可想而知的,這在某種程度上給本地鋼廠形成了一種威脅,本月下旬的鋼廠出廠價格調整方向,似乎也是眉目初現。

    線材方面,9月9日較9月2日,上海市場建筑用Q235盤條總量出現大幅增長態(tài)勢。9月9日,6.5mm建筑用Q235盤條總量仍為7000噸,大幅增加2000噸。線材資源的大量增加,或許應該與現時的形勢結合起來。鋼坯出口開始明顯受阻,帶鋼資源表現也是不佳,比較而言,成本相仿的產品中,線材的利潤應該是相對較高的,產能偏向發(fā)生是遲早的事情。

    庫存的居高不下,是現時壓在建筑鋼材市場頭上的大山之一,它體現出的是供給有余。而其它種種跡象也表明:此時的建筑鋼材市場,仍舊是前途渺茫。

    第一個方面:供給有余。
    上面已經提及了,加上一點數據說明。8月份的建筑鋼材產能,在創(chuàng)造著新的歷史紀錄。根據鋼協(xié)公布最新統(tǒng)計數據,8月鋼筋產量606.17萬噸,較7月增加31.03萬噸,較2004年同期的388.22萬噸增加了217.95萬噸,較2005年單日產量最高的5月份(單日產量為19.069萬噸)還要高,單日產量攀升到了19.554萬噸;當月線材產量531.7萬噸,較7月增加29.33萬噸,較2004年同期的421.41萬噸增加了110.29萬噸。

    第二個方面:有效需求不足。
    從兩個角度來說明。其一、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2005年7月滬固定投資同比出現下降16.81億元人民幣,跌幅5.09%。對于建筑鋼材需求而言,明顯是不利的信息。其二、從滬上各大商家了解到的情況,今年的銷售規(guī)模,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

    第三個方面:政策等綜合層面仍舊是不利的。
    也需要從多個方面加以解釋。其一、國家對房地產、基礎建設項目的控制力度并未見松動,類似取消房屋預售制度,也并未就此作罷;其二、人民幣繼續(xù)著升值的壓力。據今日(9月15日)的最新消息顯示,人民幣兌美元昨日收盤報1美元對8.0912元人民幣,較前一交易日上漲28點,創(chuàng)下匯改以來的新高。再啰嗦一句,升值帶來的變化,是以本幣表示的商品價格會出現相應程度的下跌。其三、滬上遠期現貨交易單月持倉量明顯畸形。按照滬上現有的需求,月建筑鋼材消費量在30萬噸上下屬于正常,而看看現有的情況來看,11月份的持倉總量僅一個市場就超過了16萬噸,雖然變數仍存,但是心理壓力是明顯的。

    第四個方面:其它品種鋼材造成的價格壓力在增加。
    由于產能的急劇膨脹,2005年年初曾經一度價格攀升到5000-5500元/噸之間的4-10mm熱軋卷板,昨日滬上售價普遍都在向3400元/噸靠近,個別甚至跌破3400元/噸。這種恐慌性的價格下跌,主要是源于今年高達3000多萬噸的新增熱卷產能。熱卷價格首先就會波及帶鋼產品,而帶鋼與建筑鋼材的緊密關系,就不用我來多言了。筆者認為,昔日的“貴族”——熱卷都開始沒落了,“平民”——建筑鋼材焉能幸免?

    筆者以為,及早調整現有的產能結構,適當限制產能,勢在必行,否則,我們將要看到的市場就不只是“秋風漸涼”,恐怕“寒冬”也不遠了。[文]西本新干線工作室

    新干線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干線獨家刊登之作品,媒體及網站轉載的前提,獲得新干線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西本新干線(www.96369.net)。欲轉載者請致電:021-55398176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干線的支持。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fzhaierkt.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