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觀市
[庫存看市場]遲暮八月秋已至
2005年11月23日17:38 來源:西本資訊
8月伊始,上海市場依舊暮氣沉沉,8月的上海建筑鋼材市場開局,也因此不見起色。來看庫存方面的情況。
8月5日,上海市場建筑用HRB335鋼筋庫存總量依然維持在12萬噸之上。16-25mmHRB335鋼筋庫存總量為127000噸,較7月29日增加1600噸;其中一類由66600噸增加至68400噸,絕對總量增加1800噸,增幅2.7%;二類資源由58900噸減少至58500噸,絕對總量減少400噸,基本持平。數據表明,8月上海市場庫存結構仍舊延續著7月以來“一類減少,二類增加”的趨勢,一類資源總量多于二類的格局也得以延續。
從規格結構來看,25mm鋼筋總量本周大幅減少,16mm略有減少,其他各規格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7月29與7月1日數據的比較,下同):16mm:總量21600,減少1200噸,其中一類減少3700噸,二類增加2500噸;18mm:總量12600噸,增加6400噸,其中一類增加1600噸,二類增加4800噸;20mm:總量34400噸,增加7900噸,其中一類增加3800噸,二類增加3900噸;22mm:總量21400噸,增加2600噸,其中一類增加4900,二類減少2300噸;25mm:總量37000噸,減少14100噸,其中一類減少4800噸,二類減少9100噸。
從規格結構來看,規格規格總量分布相對合理化,但是20mm總量的再度急劇攀升,給后期市場行情發展留下隱憂。雖然目前的形勢下,表面價差越發接近,但是實際市場成交方面,20mm鋼筋的價格讓渡空間仍然相對較大。可以看到,所有規格中無一例外地延續了總量減少特點:一類總量增加或穩定、二類減少。市場內傳出的感嘆是,二類不足的情況下,前期的銹蝕程度不一的資源,憑借其低價占去了相當的需求份額,對于整個市場的影響作用明顯,形勢并不讓人感到樂觀。
而從產地結構方面看,8月5日:一類資源主導前五位分別是一鋼39900噸(較7月29日增加5500噸);長治8000噸(增加900);海鑫6700噸(增加400);2672廠2500噸(減少100噸);南昌2100噸(增加1400噸)。二類資源主導前三位滬寶29000噸(較7月29日增加1200);銀豐2800噸(減少3100噸);恒榮2200噸(持平)。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本地一鋼剛進產品數量逐步增加,根據筆者了解到的信息來看,雖然寶鋼集團一鋼公司的生產線已經開始檢修,但是其生產的產品達到了近期以來的一個高位,明顯是要填補因檢修而可能造成的資源不足。而外來資源中,南昌鋼廠抵滬明顯加速。總結起來看,庫存的數據結構顯示,鋼廠、流通商方面“久跌必漲的”心態較為嚴重,因而不排除已經有相當數量訂單流向了鋼廠,而在面對現時軟弱無力的市場的時候,不得不讓人為后期市場擔憂。供求不平衡、供仍過于求的局面并沒有改變,此時若繼續出現庫存的攀升態勢,或許可迎來一波“人造行情”,但是隨后的苦果,必然會更加速建筑鋼材流通行業的洗牌過程。
線材方面,8月5日較7月29日,上海市場線材總量大幅減少。8月5日,6.5mm建筑用Q235盤條總量6300噸,較7月29日減少4600噸,減幅42.20%。單從數量上來看,線材的變化較為緩和,因而其價格目前得以在3350元/噸以上維持。后期若其資源狀況仍較為平穩,市場變化應該維持穩定,當然這也只是相對建筑用鋼筋市場而言。
為何道明“遲暮八月”?原因就在于從最新的政策層面來看,筆者感覺不到市場出現變機的可能。
看看今天的熱點,人們不約而同地把目標轉向了“鐵礦石進口”這一話題。筆者倒覺得商務部副部長的幾句話頗有幾分滋味:“目前鐵礦石進口秩序明顯好轉,國內市場交易秩序明顯改善,月度進口數量和現貨價格均出現回落,畸高的海運費快速下滑,盲目進口、港口積壓的勢頭也得到有效遏制”。“畸高的海運費快速下滑”、“盲目進口、港口積壓”,這些應該是現狀,是現階段鐵礦石市場交易成本下降的一個方面,也是與其下游供過于求的局面的生動描述。但是結果呢?我們的市場內卻出現了鐵礦石所謂的價格上漲?漲因何在?恐怕沒人說得清。
商務部的幾項措施同樣耐人尋味:一是加強對鐵礦石的進口協調和管理,規范鐵礦石經營秩序;二是適時調整了鋼鐵產品的進出口稅收政策,從源頭上減少鐵礦石進口需求,改善鐵礦石供求關系;三是加強對鋼鐵行業的宏觀調控,從根本上抑制鋼鐵產能的過快增長,從源頭上緩解鐵礦石等資源原料不足的緊張局面;四是加大了鐵礦石進口對外工作力度。
措施中的一和四,意圖應該是控制國內鐵礦石的價格;強調二的目的,應該是在再次強調:控制出口,保證內需為主的既定方針;不過這第三條實行起來卻不那么容易,產能已經擺在那里,是建成投產也好、正在建也罷,都已經是客觀存在的,而作為抑制傳導性膨脹的策略,控制價格的上漲,是鐵板釘釘的政策方向(過去有人曾經擺出國家關注個別行業利潤下降的傳言,畢竟只是傳言,仔細看看政策層面的意圖,如何在保證發展速度的同時,注意抑制膨脹,才是關鍵所在)。
回到我們的建筑鋼材市場,仍有利潤可圖的建筑鋼材,不會因為生產企業叫喊“成本增加”而出現偏離政策意圖的價格上漲,因為整個國家的發展戰略,不會只是為了保證某個行業的高額利潤,而容忍其價格的高漲。如此大背景之下,看清下跌形勢,才是關鍵。
8月的滬上建筑鋼材市場,仍然是化解供求矛盾的關鍵時期,假設出現強行拉高的行情,除了認之為“回光返照”,筆者也別無它解。
新干線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干線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干線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西本新干線(www.96369.net)。欲轉載者請致電:021-55398176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干線的支持。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fzhaierkt.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
· 2024-09-07[庫存看市場]復產預期增強,鋼價再次走弱
· 2024-08-31[庫存看市場]庫存整體減少,鋼價低位修復
· 2024-08-17[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消化,鋼市不改低迷
· 2024-08-10[庫存看市場]供需雙向減少,鋼價低位震蕩
· 2024-08-03[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消化,鋼價低位修復
· 2024-07-27[庫存看市場]庫存總體回落,鋼價低位運行
· 2024-07-20[庫存看市場]庫存小幅回落,鋼價淡季走低
· 2024-07-06[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回升,鋼價低位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