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觀市
[庫存看市場]滬上7月份建筑鋼材庫存變化簡析
2005年11月23日17:38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
7月份的上海建筑鋼材市場,市場價格水平總體呈現波動走高之勢,回顧這一波動的過程,帶著對“價高市未強”的困惑,我們來看7月庫存數據。
整個7月,上海市場的庫存總量只能形容為:相對高位震蕩(較往年數據而言)。從7月1日到7月29日,上海市場螺紋鋼庫存總量維持在12萬噸之上,始終不見減少。二級螺紋鋼總量7月1日為123600噸,而7月29日為125400噸,總量略增加1800噸;其中一類由57600噸增加至66600噸,絕對總量增加9000噸,增幅15.63%;二類資源由66000噸減少至58900噸,絕對總量減少7100噸,減幅10.76%。數據表明,7月份上海市場庫存結構自月初就發生了改變,一類資源開始占據庫存主導(一類資源多于二類),而這一格局在整個7月沒有得到改變。
根據所有庫存歷史數據來看,二類資源只是偶爾略少于一類資源,但是類似2005年7月份的這種庫存結構,實屬罕見。二類資源相對一類資源更少,是否表明國家《鋼鐵新政》開始發揮功效了呢?庫存數據相對歷史同期仍處于高位,而原來的外來主力二類資源(多半屬于小廠生產)卻在減少,綜合比較之下,只能得出這樣一個推測結論:鋼廠關停并不多,只是鋼廠重組后產能綜合,另有就是貼牌產品(按照規定工藝要求,在異地生產線產出之后,貼上在某一地區受到認可的標牌)增加所致。
從規格結構來看,除22mm螺紋鋼總量繼續減少以外,其他各個規格總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7月29與7月1日數據的比較,下同): 16mm:總量22800,增加2200噸,其中一類增加1000噸,二類增加1200噸;18mm:總量6200噸,增加600噸,其中一類減少900,二類增加1500噸;20mm:總量26500噸,增加2300噸,其中一類增加800噸,二類增加1500噸;22mm:總量18800噸,減少5200噸,其中一類減少1000,二類減少4200噸;25mm:總量51100噸,增加1800噸,其中一類增加9000噸,二類減少7200噸。
現貨價格仍舊與上述庫存結構相符,20mm近期的低迷,其價格已低于25mm規格30元/噸左右;但是從近期商家反映的情況來看,市場對25mm規格需求有放大跡象,在近一周到貨相對不多的前提下,其總量可能出現驟減的狀況。
而從產地結構方面看,7月29日:一類資源主導前五位分別是一鋼35500噸(較月初增加15000噸);長治7100噸(減少900);海鑫6300噸(減少2300);2672廠2600噸(減少1700噸);萊鋼1100噸(減少600噸)。二類資源主導前三位滬寶27800噸(較月初減少6000);銀豐5900噸(減少5100噸);恒榮2200噸(減少1000噸)。
數據表明:近期主流資源格局依舊,未有大量“陌生面孔”出現在上海市場。
線材方面,7月1日至7月29日,上海市場線材總量呈減少態勢。7月29日,6.5mm高、普線總量10900噸,較7月1日減少2300噸,減幅17.42%;其中高線由11200噸減少至8600噸;普線由2000噸增加至2400噸,其總量反向運動。
綜合7月份的庫存數據,結合一切環境因素來看,上海建筑鋼材市場明顯表現得步履艱難。在一切漲價誘惑面前,不得不勸誡商家謹慎面對。因為決定建材市場的幾個基礎層面因素,至今也不見太多改變。
1、供求仍舊顯得不平衡。代表著短期供給的滬上庫存,相對年初的確減少了,但是我們同樣要看到,此時的需求也并不能與當日相比;而對于8月份以來所謂的價格上漲,筆者意見始終看淡;原因就在于,當價格上漲過后,滬上建筑鋼材經營銷商反映的情況都是叫苦不迭,因為日銷售量在短暫的釋放之后,開始每況愈下,需求的不濟同樣顯露無遺。而來自商務部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份,鋼鐵企業庫存增長了32.9%,應收賬款增長了21.9%(數據來源于商務部),面對這樣數據,市場應該學會接受價格低位平衡。
2、談宏觀面、國際市場同樣不容樂觀。政策面始終未見松動,是擺在面前的事實。房地產開發商越來越謹慎、市政建設審批愈加嚴格,負責施工的公司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少,那么建筑鋼材經銷商的際遇又會好到哪里呢?而另一方面,國際市場除北美螺紋鋼市場相對較為穩定外,環顧其他市場均疲態盡顯。德國和英國5月份螺紋鋼出廠價格分別較4月份下降64美元/噸和63美元/噸。國際線螺市場的不見起色、國內政策對于低端產品出口的限制,必然導致出口局部受到影響,過剩產能多半留在國內消化,國內螺紋鋼市價上行必然是阻力重重。這一點想必進出口貿易商和生產企業最有感觸。
3、還有一個潛在的因素不得不提醒一句:滬上電子交易市場中,10月份的遠期合約訂貨量超過了15萬噸,而且沒有減倉的意愿;根據種種數據和現象來分析,市場內有鎖倉的跡象。我們的庫存數據中,只有一類是能夠用來交割的,而且還有“3個月以內資源”的限制。如果逼倉、或者空方執意交割的形勢越來越明顯,上海市場庫存非理性增長的可能性也會隨之大增。屆時的滬上建筑鋼材市場,只會是雪上加霜。
因而思量再三,筆者的意見仍然是:8月的建筑鋼材市場,切勿盲目樂觀。(西本新干線工作室)
新干線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干線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干線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西本新干線(www.96369.net)。欲轉載者請致電:021-55398176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干線的支持。
整個7月,上海市場的庫存總量只能形容為:相對高位震蕩(較往年數據而言)。從7月1日到7月29日,上海市場螺紋鋼庫存總量維持在12萬噸之上,始終不見減少。二級螺紋鋼總量7月1日為123600噸,而7月29日為125400噸,總量略增加1800噸;其中一類由57600噸增加至66600噸,絕對總量增加9000噸,增幅15.63%;二類資源由66000噸減少至58900噸,絕對總量減少7100噸,減幅10.76%。數據表明,7月份上海市場庫存結構自月初就發生了改變,一類資源開始占據庫存主導(一類資源多于二類),而這一格局在整個7月沒有得到改變。
根據所有庫存歷史數據來看,二類資源只是偶爾略少于一類資源,但是類似2005年7月份的這種庫存結構,實屬罕見。二類資源相對一類資源更少,是否表明國家《鋼鐵新政》開始發揮功效了呢?庫存數據相對歷史同期仍處于高位,而原來的外來主力二類資源(多半屬于小廠生產)卻在減少,綜合比較之下,只能得出這樣一個推測結論:鋼廠關停并不多,只是鋼廠重組后產能綜合,另有就是貼牌產品(按照規定工藝要求,在異地生產線產出之后,貼上在某一地區受到認可的標牌)增加所致。
從規格結構來看,除22mm螺紋鋼總量繼續減少以外,其他各個規格總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7月29與7月1日數據的比較,下同): 16mm:總量22800,增加2200噸,其中一類增加1000噸,二類增加1200噸;18mm:總量6200噸,增加600噸,其中一類減少900,二類增加1500噸;20mm:總量26500噸,增加2300噸,其中一類增加800噸,二類增加1500噸;22mm:總量18800噸,減少5200噸,其中一類減少1000,二類減少4200噸;25mm:總量51100噸,增加1800噸,其中一類增加9000噸,二類減少7200噸。
現貨價格仍舊與上述庫存結構相符,20mm近期的低迷,其價格已低于25mm規格30元/噸左右;但是從近期商家反映的情況來看,市場對25mm規格需求有放大跡象,在近一周到貨相對不多的前提下,其總量可能出現驟減的狀況。
而從產地結構方面看,7月29日:一類資源主導前五位分別是一鋼35500噸(較月初增加15000噸);長治7100噸(減少900);海鑫6300噸(減少2300);2672廠2600噸(減少1700噸);萊鋼1100噸(減少600噸)。二類資源主導前三位滬寶27800噸(較月初減少6000);銀豐5900噸(減少5100噸);恒榮2200噸(減少1000噸)。
數據表明:近期主流資源格局依舊,未有大量“陌生面孔”出現在上海市場。
線材方面,7月1日至7月29日,上海市場線材總量呈減少態勢。7月29日,6.5mm高、普線總量10900噸,較7月1日減少2300噸,減幅17.42%;其中高線由11200噸減少至8600噸;普線由2000噸增加至2400噸,其總量反向運動。
綜合7月份的庫存數據,結合一切環境因素來看,上海建筑鋼材市場明顯表現得步履艱難。在一切漲價誘惑面前,不得不勸誡商家謹慎面對。因為決定建材市場的幾個基礎層面因素,至今也不見太多改變。
1、供求仍舊顯得不平衡。代表著短期供給的滬上庫存,相對年初的確減少了,但是我們同樣要看到,此時的需求也并不能與當日相比;而對于8月份以來所謂的價格上漲,筆者意見始終看淡;原因就在于,當價格上漲過后,滬上建筑鋼材經營銷商反映的情況都是叫苦不迭,因為日銷售量在短暫的釋放之后,開始每況愈下,需求的不濟同樣顯露無遺。而來自商務部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份,鋼鐵企業庫存增長了32.9%,應收賬款增長了21.9%(數據來源于商務部),面對這樣數據,市場應該學會接受價格低位平衡。
2、談宏觀面、國際市場同樣不容樂觀。政策面始終未見松動,是擺在面前的事實。房地產開發商越來越謹慎、市政建設審批愈加嚴格,負責施工的公司接到的訂單越來越少,那么建筑鋼材經銷商的際遇又會好到哪里呢?而另一方面,國際市場除北美螺紋鋼市場相對較為穩定外,環顧其他市場均疲態盡顯。德國和英國5月份螺紋鋼出廠價格分別較4月份下降64美元/噸和63美元/噸。國際線螺市場的不見起色、國內政策對于低端產品出口的限制,必然導致出口局部受到影響,過剩產能多半留在國內消化,國內螺紋鋼市價上行必然是阻力重重。這一點想必進出口貿易商和生產企業最有感觸。
3、還有一個潛在的因素不得不提醒一句:滬上電子交易市場中,10月份的遠期合約訂貨量超過了15萬噸,而且沒有減倉的意愿;根據種種數據和現象來分析,市場內有鎖倉的跡象。我們的庫存數據中,只有一類是能夠用來交割的,而且還有“3個月以內資源”的限制。如果逼倉、或者空方執意交割的形勢越來越明顯,上海市場庫存非理性增長的可能性也會隨之大增。屆時的滬上建筑鋼材市場,只會是雪上加霜。
因而思量再三,筆者的意見仍然是:8月的建筑鋼材市場,切勿盲目樂觀。(西本新干線工作室)
新干線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干線獨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新干線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西本新干線(www.96369.net)。欲轉載者請致電:021-55398176聯系。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干線的支持。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fzhaierkt.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fzhaierkt.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
· 2024-09-07[庫存看市場]復產預期增強,鋼價再次走弱
· 2024-08-31[庫存看市場]庫存整體減少,鋼價低位修復
· 2024-08-17[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消化,鋼市不改低迷
· 2024-08-10[庫存看市場]供需雙向減少,鋼價低位震蕩
· 2024-08-03[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消化,鋼價低位修復
· 2024-07-27[庫存看市場]庫存總體回落,鋼價低位運行
· 2024-07-20[庫存看市場]庫存小幅回落,鋼價淡季走低
· 2024-07-06[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回升,鋼價低位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