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觀市

[庫存看鋼市]建筑鋼價:博弈之下多思量

2009年12月07日08:06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

    新干線編者注:本文為西本新干線特邀分析文稿,作者授權西本新干線及其合作者刊登本作品,相關媒體及網站轉載本文請務必標明本文出處為西本新干線( www.96369.net )或其相關合作者。本文觀點純屬特邀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非常感謝您對西本新干線的支持。

    國內知名鋼鐵現貨交易平臺——西本新干線監測的數據顯示,上周(11月30日——12月4日)滬市建筑鋼價先跌后漲,截至12月4日西本鋼材指數報在3600一線,較前一周同期下跌10點,鋼材現貨市場價格的徘徊態勢持續兩周。與此同時,全國主要建筑鋼材市場價格轉而陷入徘徊不前。截止12月4日,華南區域廣州市場代表規格品種價格停留在3970元/噸一線,較上周同期持平,且一周價格基本呈現水平線運行態勢;華北區域北京市場代表品種規格價格維系在3650元/噸一線,較上周同期下跌了50元/噸。

    綜合一周國內主要建筑鋼材市場表現來看,華東區域市場先跌后漲,總體疲弱略下跌;而華南區域市場平盤觀望格局明顯;與此同時,華北區域市場需求明顯缺乏的條件下拉漲價格,似乎注定了回落了命運,單是兩周綜合價格仍屬小幅上揚,表明目前市場的確有些預期支撐存在。那么本周市場將呈現何鐘態勢運行呢?市場供需格局中出現了哪些微妙變化呢?首先還是一起進入本期庫存數據分析。

一、螺紋鋼庫存總量分析

    西本新干線監測的數據顯示,2009年12月4日,上海市場主要倉庫HRB335牌號10-32mm螺紋鋼庫存總量為411100噸,同口徑統計范圍數據較11月27日減倉2500噸,減倉幅度0.60%;同期,主要倉庫HRB400牌號10-32mm螺紋鋼庫存總量為185900噸,同口徑統計范圍數據較11月27日增倉2600噸,增倉幅度1.42%。綜合數據,本期滬上螺紋鋼總體增倉100噸,總體增倉幅度為0.02%,庫存規模呈現結構性整理格局。

二、分規格庫存量分析

    從具體規格結構來看(如下表)(單位:噸)

    截至12月4日,國內知名鋼鐵現貨交易平臺——西本新干線監控數據顯示,本期滬市建筑鋼材總庫存量數據變化情況如下:

    本期滬市建筑鋼材總庫存量數據中增加的規格是:HRB335牌號螺紋鋼25mm、18mm、12mm、22mm和14mm規格增倉,幅度分別為2400噸、2100噸、1000噸、800噸和500噸;HRB400牌號螺紋鋼12mm、25mm、22mm、14mm、20mm和32mm規格增倉,幅度分別為1400噸、1300噸、1100噸、800噸、700噸和700噸。

    本期滬市建筑鋼材總庫存量數據中減少的規格是:HRB335牌號螺紋鋼10mm、20mm、28mm、32mm和16mm,分別減倉3500噸、2400噸、1200噸、1200噸和1000噸;HRB400牌號螺紋鋼18mm、28mm、16mm和10mm規格,分別減倉1800噸、1100噸、300噸和200噸。

    根據本期各規格庫存變化情況,西本新干線特邀評論員分析認為,類似10mm等小規格資源持續減倉,將進一步激化市場階段性供需矛盾,而類似12mm、14mm資源的補倉雖在持續,但是總體來看幅度還是不大,尤其是HRB400牌號,因此短期內類似規格價格偏高的格局不會改變。而另一方面需要看到,類似25mm等大規格持續增倉,現有庫存保有量處于相對高位,因而,后期市場極有可能出現“部分規格價格偏高”的同時,另有部分規格螺紋鋼價格偏低的現象。庫存結構現狀及發展趨勢,也為市場盤整格局打下了伏筆。

三、分產地類別存量分析 

    另從綜合產地結構方面看,截至2009年12月4日,上海市場螺紋鋼資源庫存量主導產地前十二位排名如下:

    從產地數據來看,本期庫存數據中總量超過萬噸的產地進一步減少至16家,超萬噸產地庫存累計396,000噸,較上期減少了8,000噸(上期17家過萬噸產地累計404,000噸),另有18個產地資源庫存量超過5,000噸,累計130,000噸(上期18家過萬噸產地累計127,000噸)。對比來看,本期庫存數據中超過5,000噸的產地數量減少至34個,總庫存量526,000噸(上期35家過5000噸產地累計庫存量531,000噸),主要產地資源增減不一。

    上述統計范圍中,屬于華東本地資源庫存規模進一步減少至28萬噸(上期數據為28.5萬噸),來自東北、華北區域產地的資源庫存規模減少至13.5萬噸(上期數據為14.5萬噸),來自山東區域產地庫存資源總量8.8萬噸(上期數據為8.7萬噸)。北方資源上周南下減少,是庫存停滯不前的主因之一。

四、總結分析

    西本新干線綜合庫存監測數據顯示:滬市螺紋鋼庫存量略增倉至597,000噸,盤螺庫存量約為22,000噸,線材庫存量約為103,000噸。綜合來看,本期滬市建筑鋼材庫存總規模約為722,000噸。

    西本新干線特邀評論員分析本期數據過后認為,階段性的庫存盤整,不能改變接下來庫存總量逐漸攀升的態勢,換言之,現階段的減倉或者說庫存橫盤整理,與資源抵滬周期關系密切。

    在本地庫存資源變化趨勢與華北市場價格波動關系問題上,西本新干線特邀評論員認為這種博弈一定時期也將左右市場格局。簡單來說,價格高度受鋼廠操控的北方市場,在需求淡季推高出廠及市場價格,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多收它三五斗”。也就是說這種現象本質上與市場需求無關,某種程度上還是為了營造一些市場氛圍,以便北方本地需求疲弱之下,異地(尤其是華東和華南區域市場)還客觀存在真實需求,以及每年傳統的投機需求能參與分流囤貨。

    至于說華北主產區需求趨淡的背景下,華東市場為何會出現庫存盤整而不是持續增倉態勢,這需要與市場現狀結合起來看。一來現階段的出廠價格肯定不太符合“冬儲預期”,二是資金方面有些問題需要銜接,三來目前時間尚處在農歷十月,說早也早。

    而在需求方面,根據國內知名鋼鐵現貨交易平臺——西本新干線監控的數據,上周滬市本地終端用戶采購量較前一周基本持平,市場人氣基本以真實需求釋放支撐為主,中間需求較為清淡。

    總結來看,市場的博弈客觀存在,鋼廠與流通之間、鐵礦商與鋼廠之間、用戶與供應方之間(但凡買方與賣方之間)在年前既定上演的節目也將逐漸拉開大幕了。鋼廠四季度上調出廠價格或是制造盈利報表的利器,但是此舉招致“鐵礦石外患”頻出也應在預期之中,與此同時,貿易流通環節或者也可將鋼廠轉嫁的成本再轉嫁一次到終端用戶手里,但是一來二去,最終怎么也是個“肥水流了外人田”的尷尬結局。何去何從,鋼廠能否不那么短視?管理能否介入?思慮之下,昔日蔣公“攘外必先安內”的基調轉個方向,套用到我們的產業領域,或者也是個上策。[文]西本新干線特約撰稿人 一家之言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fzhaierkt.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