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觀市
[庫存看鋼市]再談鋼價扭曲上行之背后事
2009年07月20日07:36 來源:西本資訊
新干線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干線獨家刊登之作品,媒體及網站轉載的前提,獲得新干線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西本新干線( www.96369.net )。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非常感謝您對西本新干線的支持。
首先還是總結一下上周市場運行態勢,從西本新干線商品交易平臺反饋的數據來看,上周(7月13日——7月17日)滬市建筑鋼價上漲幅度明顯趨緩,西本新干線鋼材指數上周末報在3930一線,單周上漲幅度為100點。同一時期,滬市優質品螺紋鋼價格在上周下半段已出現回落跡象,主流報價回落至3850-3890元/噸區間,這使得西本新干線鋼材指數在本周出現了下跌預期和一定幅度的下行空間。
上周的庫存看鋼市,我們引出了一個討論鋼價扭曲上行的話題。總結上期分析報告,重點討論目前建筑鋼價上行扭曲的原因:即在供需未出現明顯失衡的情況下,鋼價運行脫離了成本點的支撐。上期討論話題中,限于篇幅限制,我們也僅僅是將建筑鋼價扭曲上行的因素分析集中到兩個層面:一是鋼廠出于成本增加預期,不斷調高出廠價格,造成了推漲市場價格;二是在寬松貨幣政策推動作用下,鋼價在提前釋放其投機屬性,投機力量導致了鋼價的上行。
以上分析只是部分道出了建筑鋼價扭曲上行的原因,從本周建筑鋼材市場運行格局來看,我們將繼續討論鋼價扭曲上行這一話題,重點將從建筑鋼價扭曲上行造成的影響,以及規避鋼價扭曲上行等方面作出探討。首先,我們還是一起進入本期庫存數據分析環節。
一、螺紋鋼庫存總量分析
2009年7月17日,上海市場主要倉庫HRB335牌號10-32mm螺紋鋼庫存總量為269800噸,同口徑統計范圍數據較7月10日增倉5400噸,增倉幅度2.04%;同期,主要倉庫HRB400牌號10-32mm螺紋鋼庫存總量為174100噸,同口徑統計范圍數據較7月10日增倉1500噸,增倉幅度0.86%。綜合來看,本期滬上螺紋鋼總體增倉6900噸,總體增倉幅度為1.57%,庫存量總體維持盤整格局,供給壓力略有增加。
二、分規格庫存量分析
從具體規格結構來看(如下表)(單位:噸)
截至7月17日,西本新干線商品交易平臺統計數據表明:上周總體庫存量增加相對最多的規格是10mm和14mm螺紋鋼,分別較上周增加了6400噸和4200噸,減少較多的是25mm和20mm螺紋鋼,相對前一周減少2300噸和2200噸。結合具體數據來看,10mm和14mm主要系二級螺紋鋼資源庫存量在增加,而25mm和20mm規格則是三級螺紋鋼資源庫存量減少較為明顯。
上周新到建筑鋼材庫存資源增加較明顯,統計數據顯示,較之前一周增加7000余噸,從新到資源類別來看,西本新干線認定之優質品資源抵滬數量有增加跡象,主要產地來自本區域江蘇、安徽等地廠家,還有部分資源來自于山東、河北等地廠家。
在滬“倒樓事件”發生后,非西本新干線認定之優質品抵滬數量明顯減少,受此事件影響,華東本區域中小鋼廠紛紛在工藝上轉向軋制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建筑鋼材,不想受此事件影響而失去市場份額,另有部分廠家也加緊申請西本新干線優質品認定程序,但受審核期限影響,新增認定的優質品資源產地將會在數月以后才能出現。因此,優質品供應范圍暫時不會出現變化。
總體來看,本期庫存數據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整體出庫疲弱的形勢下,抵滬資源量出現了一定的增幅,尚未出現過分集中單一產地增庫現象,代理商家在操作上仍相對較為保守。
另從西本新干線商品交易平臺反饋的信息,西本鋼鐵等參與交易的商家提供的上一周銷售數據顯示,上周上海本區域日均交易量仍舊低迷,綜合商品交易平臺全國范圍內交易數據來看,總體維持穩中略降的運行態勢,同期HRB335牌號螺紋鋼交易量排行前五位的規格產品依次是:HRB335牌號20mm、10mm、32mm、22mm和25mm規格;HRB400牌號螺紋鋼交易量排行前五位的規格產品依次是:32mm、25mm 、18mm、12mm和22mm規格。
三、分產地類別存量分析
另從綜合產地結構方面看,截至2009年7月17日,上海市場螺紋鋼資源庫存量主導產地前十二位排名如下:
四、總結分析
西本新干線綜合庫存數據顯示,滬市螺紋鋼總體庫存規模較前一周出現小幅度增倉跡象,最新庫存統計顯示:螺紋鋼庫存量約44.5萬噸一線,盤螺庫存量約為1.5萬噸,線材庫存量約為9萬噸。綜合來看,本期滬市建筑鋼材庫存總量繼續保持在55萬噸一線。
最后來繼續討論有關鋼價扭曲上行的話題,促使這種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除了前述推漲以及成本轉嫁、流動性帶來的投機現象以外,筆者以為:扭曲的鋼鐵供需格局,是造成建筑鋼材、乃至其它鋼材品種價格無序上行的罪魁禍首。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的鋼鐵產業仍舊沒有脫離生產的盲目性,換個角度解釋一下,國內鋼廠真正獲得的來自于鋼鐵消費終端的訂單信息十分有限,真正驅使其安排產能釋放的動能,是安排給所謂代理制度下大大小小代理商份額不等的銷售合同,除此以外,就是代理商、或者其它投機資金給鋼廠的囤積性訂單。
準確地說,我們的鋼鐵上游企業,過多地承擔了社會角色。他們不僅僅是鋼材產品生產者,而且還要充當原材料采購者、充當鋼材產品銷售者、充當地方性財稅大戶、甚至還要抽空帶著大筆資金殺進股市樓市去博弈一回……諸如此類,回過頭來看,他們在鋼材產品升級換代、技術研發上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卻處于最不值一提、最不起眼的比例和地位,綜合來說,的確有點“本末倒置”的味道。從社會化生產分工角度出發來看,類似的格局從本質上決定了其行為本身的“扭曲”屬性,由此滋生的衍生產品,包括了近期被媒體熱議的鐵礦石談判中的“間諜門”(缺少監督的行業行為)、以及鋼材價格被“炒作上天”和“跌落深海”(信息不對稱及平臺缺失)。
同樣,我們的下游用鋼產業,也有諸多因素限制了其用鋼信息的傳遞。例如采購的分散化、采購的個性多樣化、部分集中采購招標的形式化,這背后蘊含的信息,或多或少體現為由于一己之私造成采購環節的見不得陽光的行為的產生,與此同時,缺少采購平臺缺失也是需要再次提及的因素。諸如此類的因素,客觀上也限制了采購信息有序釋放。
在探究鋼價起伏無常背后一些因素之后,我們同樣應該注意到由此造成的一系列影響。簡單概括來說,那就是鋼價起伏(尤其是上漲)帶來的傳導效應。對于用鋼下游企業來說,鋼價的上漲,他們能做的就是順勢轉嫁成本壓力,如房地產、如家電產業、如機械制造、如造船行業等等,而總結中國鋼材產品國內消費、出口所占不同比例來看,類似的成本轉嫁,8成以上會是落到國內消費者頭上。與此同時,鋼價的無序上行,對于鋼鐵生產的上游產業來說,又是最佳的提價良機,也就是說,幾乎所有依賴進口鋼鐵初級產品(如鐵礦石)的鋼材成品,有固定比例的利潤是被別人拿走了。再形象一點來說,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有鑒于如此現狀,國內鋼鐵產業的確該在一輪又一輪的鋼價扭曲上下過程之后,學會思考,尋找應對的辦法。限于篇幅,本期探討就此打住,后面也歡迎大家一起加入到鋼鐵產業變革的討論中來。西本新干線,以產業IT架構鋼鐵產業新經濟,行業變革正在行動中。[文]西本新干線工作室 一家之言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fzhaierkt.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
· 2024-09-07[庫存看市場]復產預期增強,鋼價再次走弱
· 2024-08-31[庫存看市場]庫存整體減少,鋼價低位修復
· 2024-08-17[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消化,鋼市不改低迷
· 2024-08-10[庫存看市場]供需雙向減少,鋼價低位震蕩
· 2024-08-03[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消化,鋼價低位修復
· 2024-07-27[庫存看市場]庫存總體回落,鋼價低位運行
· 2024-07-20[庫存看市場]庫存小幅回落,鋼價淡季走低
· 2024-07-06[庫存看市場]庫存繼續回升,鋼價低位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