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本要聞

1月8日行業要聞早餐

2024年01月08日07:30   來源:鋼市早知道
摘要:美兩黨初步達成預算協議,多地重大項目開工,去年300城賣地2.87萬億,雙休日建筑鋼市偏弱運行

國 際 動 態  

1、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23年12月末外匯儲備規模數據

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380億美元,較11月末上升662億美元,升幅為2.1%。2023年12月,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及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升。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將為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提供支撐。

2、2023年印度成對華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數量最多國家

根據商務部中國貿易救濟網數據統計,2023年印度共對中國發起22起貿易救濟調查,成為當年全球對中國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數量最多的國家。美國和歐盟分別以12起和9起,分列第二和第三。與此形成對比,2023年中國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只有1起,即去年7月,中國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丙酸進行反傾銷調查。(環球網)

3、多家投行年末上調人民幣匯率預測

隨著美聯儲釋放鴿派信號,市場普遍認為全球市場流動性拐點將至。在此背景下,中美利差倒掛程度于2023年最后兩個月收窄近100個基點,多家投行年末上調人民幣匯率預測。瑞銀認為,2024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或升至7.0,此前預測為7.15。高盛表示,未來6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或升至7.10,12個月后或升至7.05。彭博的最新調查顯示,人民幣兌美元的預測中值在2024年一二季度將在7.10弱方交投,此后逐漸走升,并有望在2024年末升破7。(財經雜志)

4、2023年霍爾果斯口岸開行中歐(中亞)班列7762列

據霍爾果斯鐵路口岸統計,2023年霍爾果斯口岸開行中歐(中亞)班列7762列,同比增長9.8%,創歷史新高。處于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交界的霍爾果斯口岸,自2016年開行首趟中歐班列以來,已累計開行中歐(中亞)班列過3.2萬列,開行線路80條,通達18個國家45座城市。(新華社)

5、2023年12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公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6日公布2023年12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指數與上月持平,已連續15個月運行在50%以下,全球經濟復蘇穩定性較弱,恢復動力不足。2023年12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8%,與上月持平,連續15個月運行在50%以下。2023年,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全年均值為48.5%,較2022年下降3.3個百分點,并且全年各月均運行在50%以下,全球經濟增長勢頭較2022年有所放緩。

6、全球股債創二十年來最慘開局

2024年開年第一周,美股主要股指全線下跌,累跌1.52%,為過去10周來首次下跌,結束了近 20 年來最長的連漲勢頭。美國國債和公司債均創10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以蒸發的市值來計,2024 年為以有史以來最糟糕的開局,全球債券和股票市場損失了超過3萬億美元。其中,全球股市市值蒸發約2萬億美元,而債市市值跌去1萬億美元。

7、美兩黨初步達成1.66萬億美元預算協議,有望避免政府關門

據報道,美國會領導人在當地時間周日達成了一項1.66萬億美元的協議,為2024年的聯邦政府提供資金,在共和黨要求削減政府預算的情況下,這將為關鍵的美國國內和社會安全網項目保留資金。目前議員們面臨著通過立法、編纂協議、避免政府部分關閉的嚴峻最后期限。包括一些必要項目在內的大約20%的政府資金將在1月19日耗盡,其余部分的資金將在2月2日耗盡。

8、韓國至歐洲海運費翻倍 韓國出口企業面臨挑戰

隨著紅海危機持續發酵,韓國至歐洲的海運費翻倍。數據顯示,截至上月底,從釜山到歐洲海運費,已飆升至每40英尺集裝箱約合人民幣17000多元,較前一月上漲超一倍。成本上升交貨延遲,韓國出口企業面臨挑戰。此外,韓國擔憂紅海危機長期化,國際油價上漲和物流費的暴漲將進一步推高整體產品價格。(央視財經)

國 內 財 經 

1、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用好財政政策空間,強化政策支持和財力保障

王建凡表示,2023年,財政部門扎實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準、更可持續”要求,優化支出結構,切實保障基層“三保”,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大力提升政策效能,有力促進經濟總體回升向好。2024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保持必要支出強度。二是提高財政資金效益。三是提升財政管理質效。四是嚴格執行財經紀律。五是增強財政可持續性。(人民日報)

2、寧吉喆:強化逆周期調節 用好財政政策的空間

1月6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寧吉喆在第二十八屆(2024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開幕致辭時表示,2024年要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為鞏固發展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提供政策支撐。宏觀調控的方向是強化逆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宏觀調控的力度也必然加大。用好財政政策的空間,財政政策工具箱里還有很多工具,可以提高財政支出規模、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增加預算內投資規模等。

3、寧吉喆:2023年我國四大宏觀指標符合預期

1月6日,第二十八屆(2024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隆重舉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寧吉喆出席會議并做主旨演講。寧吉喆表示,2023年我國四大宏觀指標符合預期。從1-11月的數據來看,經濟增長、就業、價格、國際收支等宏觀指標還是穩中有進,預計全年能夠實現去年3月份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經濟發展目標。

4、多地重大項目開工 今年布局有新亮點

新年第一周,河南、安徽、湖南、江蘇等多個省份重大項目密集開工。各地搶抓工期,強化要素保障,想方設法擴大有效投資,力爭實現全年經濟“開門紅”。在各地的重點投資項目中,除了傳統的基礎設施、民生領域補短板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新賽道也是布局的一大亮點。有效需求不足是當前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面臨的主要困難和挑戰。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日前表示,要大力拓展有效投資空間,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加大對未來產業發展、傳統產業轉型、新型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領域投資支持力度。引導財政和金融資金精準投向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在用地用海用能環評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第一財經)

5、住房租賃“金融17條”出爐 覆蓋項目全周期

樓市又迎重磅消息。1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強住房租賃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滿足團體批量購買租賃住房的合理融資需求;支持發放住房租賃經營性貸款等共計17項內容。綜合業內專家分析來看,《意見》重點支持自持物業的專業化、規模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為租賃住房的投資、開發、運營和管理提供多元化、多層次、全周期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體系。住房租賃“金融17條”的出爐,標志著我國住房租賃金融支持體系進一步完善。(第一財經)

6、西安、南京等副省級城市機構改革方案已獲黨中央、國務院批準

在全國多個省份省級機構改革如火如荼展開的同時,西安、南京等副省級城市也已召開會議部署相關工作。官方信息顯示,西安、南京等副省級城市機構改革方案已獲黨中央、國務院批準。自2023年12月以來,至少已有江西、北京、重慶、天津、湖南、貴州、上海、河北、甘肅、云南、江蘇、青海、陜西、廣西、福建、四川、湖北17個省份相繼召開會議,部署、動員機構改革工作。(澎湃新聞)

7、上海稅務:個人通過網絡買賣虛擬貨幣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據上海稅務,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在公眾號發文《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和分類所得常見誤區》,其中指出個人通過網絡買賣虛擬貨幣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關于個人通過網絡買賣虛擬貨幣取得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8〕818號)規定:個人通過網絡收購玩家的虛擬貨幣,加價后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屬于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8、利率超3% 結構性存款及大額存單銷售火爆

降息潮背景下,記者注意到結構性存款以及大額存單正受到客戶經理及儲戶的青睞,部分銀行的相關存款產品利率可達3%以上。專家認為,居民可根據自身風險偏好、資金流動性需求等因素,多元化配置資產,實現財富增值。(中國證券報)

9、去年300城宅地攬金2.87萬億

2023年,僅部分城市個別地塊熱度較高,整體低迷態勢未改。從機構數據來看,2023年全國300城住宅用地出讓金約2.87萬億元,同比下降15%;住宅成交樓面均價為5818元/平方米,同比上漲7.42%。從2023年整體土地市場來看,僅部分城市個別地塊熱度較高,整體低迷態勢未改。

10、上海推出今年第一批次集中供應樓盤

據上海市房管局消息,2024年,本市第一次以集中批量供應的方式推出房源。該批房源共涉及22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52.4萬平方米,共計4335套,備案均價67775元/平方米,分布在浦東、黃浦、徐匯、普陀、楊浦、閔行、寶山、嘉定、奉賢、松江、金山、青浦12個區域。

11、上海:2023年超額完成“兩舊一村”改造

從上海市城市更新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2023年“兩舊一村”改造提前1個月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上海市零星舊改完成12.3萬平方米、4084戶,舊住房成套改造完成29.6萬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啟動10個項目。

12、廣州去年新房賣了近3700億元

根據克而瑞1月5日晚間發布的數據統計,2023年廣州一手住宅成交74486套,同比增長6%;全年商品房最終攬金規模為3678.45億元,同比增長5%,成為近五年來的第三高,對比2019年多賣了約500億元。

證 券 期 貨 

1、吳曉求:建議暫停IPO讓市場喘口氣

1月6日,在2024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表示,中國的上市有一個特征就是排隊,排隊不是一個正常現象,排隊現象已經告訴人們這里面有尋租,這里面有巨大的不公平,企業實質上有相當多的可能離上市的要求是有差距的。(第一財經)

2、新年第一周多家上市公司擬回購金額超億元

2024年第一周,盡管大盤指數延續弱勢表現,但上市公司的回購潮依舊不減。據統計,新年首周,至少有16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增持或回購股份,給調整中的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從回購、增持的具體情況來看,有7家公司擬回購最高金額達1億元以上,其中,出手最為闊綽的是兔寶寶和拓普集團,兩家公司逆回購金額均為1億至2億元。

3、本周解禁市值超700億元

本周將有69只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709.66億元。華夏銀行、惠泰醫療、螢石網絡、百利天恒-U解禁市值均超70億元。華夏銀行解禁市值規模最大,將有25.65億股上市流通,主要為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解禁市值達151.31億元。

4、2023年深市上市公司累計分紅派現4183億元

Wind統計數據,2023年,1782家深市上市公司實施現金分紅(含2022年年度分紅及2023年中期分紅),累計派現4183.46億元。其中,深市主板公司現金分紅總額(3273.06億元)超過股權融資額(2630.15億元)。其中,龍頭企業帶頭引領,45家大市值深市上市公司去年累計派現1519億元,分紅總額前三公司分別是美的集團(171.89億元)、五糧液(146.80億元)、格力電器(112.28億元)。

5、3天10單 境外上市備案新年迎“小高潮”

開年首周,多家擬境外上市的企業密集獲得備案通知,3天內就有10家完成備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證監會共辦結72家企業赴境外首發上市備案申請,其中26家企業擬赴美國上市,46家企業擬赴中國香港上市,涵蓋直接境外上市、SPAC借殼上市、搭建協議控制(VIE)架構等多種類型。(第一財經)

6、百億私募去年業績出爐:平均虧損0.77%

2023年國內私募業績出爐。1月5日,第三方機構朝陽永續發布的2023年國內證券私募機構年度業績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該機構監測到的3603家股票策略私募機構2023年全年的平均收益率為-2.41%,其中1418家私募實現盈利,2182家出現虧損。百億私募方面,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有業績展示的85家百億私募2023年度收益均值為-0.77%,百億私募前十強中量化私募占據6席,41家主觀策略百億私募平均虧損3.26%。

7、2023年鄭商所累計成交量35.33億手

記者從鄭州商品交易所了解到,2023年該所累計成交量35.33億手,同比增長47.35%,占全國期貨市場的41.56%,在國內期貨交易所中排名第一。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顯著提升。截至目前,鄭商所共有期貨品種25個、期權品種16個,數量排名全國第一。(央視新聞)

  行 業 縱 覽  

1、雙休日河北唐山方坯價格小跌,各地建筑鋼價偏弱運行

雙休日,河北唐山普碳方坯出廠價格下調10元,報3650元/噸,周環比下跌10元;國內主要在營業市場建筑鋼價偏弱運行。

2、包鋼股份鍍鋅鋼板產量創歷史新高

剛剛過去的2023年包鋼股份稀土鋼冷軋板材廠東區鍍鋅硅鋼、西區鍍鋅生產線均打破年產量紀錄,包鋼股份鍍鋅鋼板產量創歷史新高。共計生產鍍鋅鋼板124.71萬噸,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其中,包鋼股份稀土鋼冷軋板材廠東區鍍鋅硅鋼生產線全年完成產量44.68萬噸,打破了2021年42.70萬噸的年產紀錄;西區鍍鋅生產線全年完成產量80.03萬噸,打破了2021年62.75萬噸的年產紀錄,并首次達到設計產能。

3、本鋼北營公司2023年線材產品產量創歷史最好水平

2023年,本鋼北營公司完成線材產品產量262.04萬噸,創歷史最好水平。其中,北營軋鋼廠四高線生產線完成線材產量85.24萬噸,超年產量紀錄4.3萬噸;三高線產線去年12月份完成線材產量10萬噸,創月產量歷史新高。

4、新天鋼聯合特鋼煉鐵廠2#1080m3高爐點火開爐

新天鋼聯合特鋼煉鐵廠2#1080m3高爐一次大規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檢修,以消除設備隱患,達到穩產、高產、長壽、低耗、順行生產為目的。12月29日,經過59天的奮戰,圓滿完成各項檢修項目,較原計劃提前11天,并實現本次年修“零事故”目標。

5、河鋼綠色高端模具鋼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

近日,河鋼集團張宣科技配加DRI產品的大規格電爐錠熱送直鍛綠色高端模具鋼交付遼寧某重點客戶。經檢驗,產品規格、內部質量和探傷級別均滿足客戶要求,將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

6、包鋼集團:2023年預計實現利潤總額53億元

據包鋼集團消息,包鋼集團2023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150億元,同比基本持平;利潤總額53億元,同比增長10%;上交稅費109.77億元,同比增長15%。

7、均船齡創新高,全球航運船隊船舶出現老化趨勢

英國媒體7日報道,船舶經紀公司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全球航運船隊的平均船齡達到13.7年,為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集裝箱運輸船隊的船齡達到14.3年,這是自1993年該公司開始收集此項數據以來的最高值;而運載石油和其他液體的油輪平均船齡達12.9年,也創下20年來的新高。盡管全球脫碳壓力在不斷增加,但由于監管政策和新型替代燃料技術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不少船東不愿訂購采用環保燃料的新船。業內人士分析,船舶老化趨勢或將持續。(央視財經)

8、中鋼津巴鉻業新建鉻鐵礦熱爐點火運行

日前,中鋼津巴布韋鉻業有限公司7號礦熱爐正式點火運行,高碳鉻鐵年產能擴大至18萬噸,標志著津巴鉻業鉻鐵實現產能升級,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7、8號爐采用全封閉礦熱爐冶煉技術,完全采用中國技術及裝備,配套豎爐燒結工藝,可實現對粉礦的加工利用,并降低冶煉能耗,向著更加高效化、綠色化的方向發展,對津巴鉻業實現大規模易碎鉻礦加工利用和低碳冶煉具有重要意義。

9、印尼金瑞項目260萬噸/年焦炭項目4#焦爐出焦

印尼金瑞260萬噸焦炭項目第四座焦爐于2023年12月27日下午15點18分順利出焦,標志著印尼金瑞260萬噸焦炭項目全部四座焦爐已全面進入投產階段。印尼金祥新建鍋爐項目也于2023年10月底完工,具備產蒸汽條件,根據印尼金祥焦化項目投產需要,于近日成功向金祥焦化項目供出合格蒸汽。

10、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在杜伊斯堡開工建設板坯連鑄機和帶鋼熱連軋

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德國杜伊斯堡Bruckhausen廠的板坯連鑄機和熱帶鋼軋機重大升級項目取得了重要進展。最近,這家鋼鐵巨頭舉行了奠基儀式,這標志著4號連鑄機和4號熱帶鋼軋機都開始了現場預組裝工作。就在此次儀式之前的幾天,普銳特冶金技術為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波鴻廠提供的雙機架可逆式冷軋機剛剛舉行了竣工典禮。

11、謝維爾前三季度粗鋼產量同比小幅增加4.8%至834.7萬噸

2023年前三季度,謝維爾鐵水產量由2022年前三季度的812.7萬噸同比小幅增長2.7%至834.9萬噸;粗鋼產量由2022年前三季度的796.7萬噸同比小幅增加4.8%至834.7萬噸。2023年前三季度,同樣受鐵礦石價格上漲影響,謝維爾對第三方的鐵礦石外銷量由2022年前三季度的185.6萬噸同比顯著減少32.8%至124.7萬噸,其中,球團外銷量由2022年前三季度的124.3萬噸同比顯著下滑21.4%至97.7萬噸,鐵精礦外銷量由2022年前三季度的61.3萬噸同比顯著下降56.0%至27.0萬噸。

12、蒂森克虜伯在杜伊斯堡開工建設板坯連鑄機廠

蒂森克虜伯在杜伊斯堡開工建設板坯連鑄機廠,這標志著4號連鑄機開始現場預組裝工作,蒂森克虜伯鋼鐵為一套現代帶鋼熱連軋的建設、兩臺連鑄機的改造和建設以及兩臺新步進梁式爐的建設舉行了奠基儀式,項目都預定在2025年完成。

2023年接單量大幅下降,連續第三年名列全球第二。新承接訂單中液化天然氣船(LNG船)等高附加值船型比例增加,并實現船型多元化。據英國造船和海運業分析機構克拉克森(Clarksons Research)31日披露的初步統計數據,今年全球新造船訂單量為4149萬修正總噸(CGT),同比減少18.7%。其中,韓國船企承接1001萬CGT,同比減少37.6%,占比24%。中國船企承接2446萬CGT,以59%的占比位居第一。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fzhaierkt.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