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數據

4月21日行業要聞早餐

2025年04月21日07:00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特斯拉歐洲銷量暴跌,雙休日唐山鋼坯價格盤整。

國際 動 態  

1、今年中歐班列中通道開行突破1000列

4月19日下午,一列滿載55個集裝箱的中歐班列緩緩啟程,經二連浩特鐵路口岸駛向歐洲。這是今年以來通過中歐班列中通道出入境的第1000列中歐班列。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地處中蒙俄經濟走廊核心,是中歐班列“中通道”唯一進出境鐵路口岸。現有運營線路72條,通達德國、波蘭等10余國70多個樞紐站點。一季度,出入境中歐班列共運送貨物99.56萬噸、9.17萬標箱。(央視財經)

2、俄烏互指對方未遵守復活節臨時停火提議

俄羅斯國防部20日說,烏克蘭軍隊不顧復活節停火提議繼續向俄方發動襲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同日表示,復活節期間俄軍攻擊仍在繼續。(新華社)

3、美媒稱全美爆發超700場抗議

據美國媒體4月19日報道,當天美國華盛頓、紐約、芝加哥等多個城市爆發抗議活動,反對美國政府大規模解雇聯邦雇員、裁撤機構,驅逐移民等政策。《華盛頓郵

報》報道稱,當天全美共發生超過700場抗議活動。

4、美國進口商稱加征關稅將致經濟崩潰

在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沖擊下,依靠從中國進口商品銷售的美國經銷商面臨經營困境。美國家電經銷商博比·賈瓦希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中國進口的產品關稅實際上是由進口商支付的,并最終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持續的高關稅甚至可能令很多依賴進口的企業倒閉,進而造成大量人員失業和經濟崩潰。

5、特朗普列舉8項非關稅“作弊”手段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臺列舉了貿易中的8項非關稅“作弊”手段,包括1.匯率操縱,2.增值稅作為關稅和出口補貼,3.低于成本傾銷,4.出口補貼和其他政府補貼,5.農業保護性標準(如歐盟禁止轉基因玉米),6.防護技術標準(如日本保齡球試驗),7.假冒、盜版和知識產權盜竊(年損失超過1萬億美元),8.轉運避稅。

6、美國小企業被關稅逼到破產邊緣

據CNN 20日報道,特朗普政府近期關稅政策給美國許多本土小企業造成了嚴重沖擊,甚至面臨破產風險。PNC金融服務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格斯·福徹表示,美國本土小企業的利潤空間通常很小,轉嫁額外成本能力低,并且資金獲得渠道有限,這使得小企業更容易受到外部威脅的影響。據悉,員工少于50人的小企業雇傭了近一半的美國勞動力,通常是就業和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經濟學家警告稱,美國關稅政策將導致企業成本上升,許多企業可能被迫關閉,進而引發美國經濟衰退。(央視財經)

7、巴西總統顧問:美國或因關稅政策陷入衰退

巴西總統首席特別顧問阿莫林在接受巴西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向貿易伙伴加征“對等關稅”政策給全球市場帶來“一場風暴”,目前市場仍然沒有穩定的跡象,尤其是歐洲市場對前景非常擔憂,而“美國將是受此影響最深的國家,可能因此陷入衰退”。(央視新聞)

8、德國政客呼吁為美國無法保護德國做好準備

正在考慮出任德國外交部長的基民盟前主席、現任聯邦議院議員阿明?拉舍特呼吁做好未來美國可能無法保護德國的準備。拉舍特在接受n-tv電視臺采訪時表示“我認為維持跨大西洋關系是正確的。與此同時,我們應該做好準備應對我希望不會發生的事情——美國人最終將不再能夠保護我們。”在談到柏林是否應該向基輔提供金牛座(Taurus)導彈時,拉舍特表示,應該考慮所有“不會將德國卷入戰爭”的方案。

9、美“對等關稅”或將使德國損失2900億歐元

德國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未來四年內,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可能令德國損失2900億歐元、歐盟損失1.1萬億歐元。報告說,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措施帶來全球貿易戰風險,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廣泛負面影響。據該研究所測算,“對等關稅”將導致德國經濟在2025年至2028年間累計直接損失約2000億歐元,相當于平均每年損失GDP的約1.2%;考慮到貿易伙伴采取反制措施,德國經濟損失總額將擴大至2900億歐元。對歐盟整體而言,四年累計損失可能高達1.1萬億歐元。(新華社)

10、法國工會呼吁歐洲積極應對美國關稅政策

當地時間18日,法國總工會與法國工人民主聯合會舉行會議,討論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對法國就業的潛在影響。雙方在會后呼吁法國政府與企業優先考慮“法國制造”,同時呼吁歐洲協調一致地組織起來,積極應對美方關稅政策。(央視新聞)

11、印度總理莫迪將訪問沙特

印度總理莫迪將于周二開始對沙特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他時隔六年后首次訪問沙特。印度外交部周六在一份聲明中說,莫迪將會見沙特王儲本·薩勒曼,以 “進一步深化和加強 ”兩國關系。此次訪問正值美國全面征收關稅,迫使各國加強與盟友和鄰國的貿易關系,以尋求替代市場之際。據印度商業和工業部,2023-24年兩國貿易額約為430億美元,印度對沙特的出口主要包括石化和石油產品。

12、美濫施關稅沖擊美國汽車行業

美國政府近期的關稅政策讓美國老牌汽車制造商面臨沖擊。據外媒報道,為應對美國政府加征關稅的影響,福特和通用汽車將在美國市場漲價。福特公司在美國境內銷售的汽車的價格可能會在今年夏天開始上調,通用汽車下屬品牌別克在美國最受歡迎的三款車型都不在美國境內生產,也都將面臨漲價。 

13、特斯拉歐洲銷量全線暴跌

根據Statista發布的最新數據,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一季度全線暴跌。其中,德國、丹麥、瑞典跌幅超過50%,荷蘭也接近腰斬。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特斯拉在歐洲市場遇冷的部分原因在于車型過時。中國品牌電動車的不斷發展為當地消費者增加了更多價格更實惠的競爭車型。此外,馬斯克介入歐洲政治的舉動也激發了歐洲公眾的反感情緒,甚至引發越來越多針對特斯拉設施、車輛的暴力破壞行動。

國 內 財 經 

1、今年一季度我國消費者消費意愿回升

由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和立信數據研究院聯合組織開展的中國消費者消費意愿調查2025年一季度調查結果發布。調查結果顯示,在2024年二季度開始中國消費者消費意愿指數連續三個季度下滑的背景下,2025年一季度消費意愿指數出現企穩回升跡象。 調查結果顯示,2025年一季度消費意愿指數為121.5,高于景氣臨界值100。與上季度相比,消費意愿指數上升2.1點;其中代表當前消費意愿的即期消費意愿指

數為112.4,上升2.1點;代表未來消費意愿的預期消費意愿指數為130.5,上升2.1點。

2、水利部部署南方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水利部20日組織防汛專題會商,針對我國南方強降雨過程部署防范應對工作。針對相關情況,水利部滾動加密雨水情監測預報,19日18時聯合中國氣象局針對江西、廣東、福建等地分別發布黃色、藍色山洪災害氣象預警。據預報,20日至22日,江南大部、江淮南部、華南北部、西南東部等地將有一次較強降雨過程,以中到大雨為主,其中湖南中部北部、湖北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貴州東部等地部分地區將有暴雨。(新華社)

3、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線下展到會同比增超20%

4月19日,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線下展落下帷幕。數據顯示,已有來自全球216個國家和地區的14.86萬名境外采購商到會廣交會第一期,較去年同期增長20.2%,展現了中國外貿的活力與韌性。盡管當前國際形勢復雜,但境外采購商依然堅定看好中國市場,看好中國產品。眾多境外采購商表示,此次來廣交會,不為“打卡”,只為“下單”。不少交易團交出亮眼成績單。其中,廣州交易團共有923家企業參展,第一期參展企業成績亮眼,累計意向成交額突破10億美元。4月23日,廣交會第二期“品質家居”主題展即將開幕,更多體現中國消費升級趨勢的智能家居、綠色建材、健康產品將亮相。(上證報)

4、多地推進土儲專項債發行

截至4月初,全國已公告擬通過專項債收購存量土地的金額超1800億元,北京、廣東、湖南等地率先啟動發行。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土地專項債不僅有助于消化閑置地塊、改善土地市場結構,也為房企盤活資產、城投化解高息債務提供了資金支持。盡管政策端持續優化,專項債執行效果仍需在收益機制、區域協調與風險防控等方面加強配套,以實現“穩市場、穩地價、穩預期”的政策目標。(上證報)

5、多家銀行預披露一季度業績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至少6家銀行率先披露了一季度經營情況或一季度業績快報。從披露的數據來看,不少銀行在一季度實現了凈利潤的雙位數增長,信貸也迎來了“開門紅”,而存款利率有望進一步下降。

6、一季度廣東對東盟進出口3494.3億元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今年一季度,廣東對東盟進出口3494.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同)增長6.9%。其中,出口2001.7億元,增長2.9%;進口1492.6億元,增長12.7%。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較廣東整體分別快2.7個、1.5個、3.4個百分點。自2020年首次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以來,東盟與廣東的合作日趨緊密。東盟持續保持廣東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是拉動廣東進出口增長的重要力量。

7、江蘇一季度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實現“開門紅”

記者從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獲悉,2025年1月到3月,全省交通運輸經濟開局平穩,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564.3億元,居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長5.8%,占年度投資計劃的24.5%。

8、浙江:一季度水利投資首破200億元

記者日前從省水利廳了解到,一季度浙江省水利完成投資首次突破200億元,達204.8億元,同比增長8.8%。 重大項目發揮“壓艙石”作用。一季度,浙江省千項萬億水網安瀾提升工程累計新開工7項,鏡嶺水庫、安華水庫擴容提升等179項在建重大項目加速推進,累計完成投資達121.2億元、同比增長7.1%。(浙江日報)

 證 券 期貨 

1、本周A股解禁超840億元

Wind數據顯示,本周A股市場將有33只股票面臨解禁,合計解禁數量為38.92億股,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合計解禁市值為840.58億元。

2、4月IPO零終止:年度撤回量大幅下滑61%

IPO市場正在呈現出新的動向。據統計,進入4月份,滬深北交易所還未出現一家終止審核的IPO企業,本年度以來僅47家企業終止審核,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61%,創下近年來的新低。今年以來,IPO終止審核的數量已開始呈現出明顯的逐月遞減趨勢,1-3月分別為28家、11家、8家,4月更是進入了零終止狀態。截至4月20日,2025年IPO終止審核企業數量合計47家,而2024年1月1日-4月19日之間,IPO終止數量達到了121家,今年較去年同期的撤單量下降了61%。今年前4月的撤單量不僅低于2024年,同時也低于2023年、2022年、2021年,數量創下近年來的新低。

3、239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

據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發稿,共有239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有研新材、銳捷網絡、四川雙馬、廣大特材、郴電國際、中船防務、杰創智能、豪鵬科技、翔港科技、東北證券、北方稀土、英聯股份、美格智能、中國海防、中集集團、光華科技和金瑞礦業在內的17只個股歸母凈利同比預增上限超600%。

4、固收+”穩步快跑 近200只產品凈值創新高

近期,受美國加征關稅等事件的影響,A股市場開啟震蕩行情。在此背景下,兼具控制波動與追求彈性雙重屬性的“固收+”策略產品再度受到市場廣泛關注。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8日,超六成“固收+”基金穩步快跑,年內單位凈值增長率為正。此外,近200只基金的單位凈值在4月創出成立以來新高。展望后市,多位基金經理認為,“固收+”策略有望繼續斬獲收益,基金管理人將進一步加強產品布局,產品規模有望持續擴容。(證券時報)

5、屢現清倉式卸任,公募團隊化應對

2025年,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離任。對于基金公司來說主要用提前增聘再卸任的策略來減少基金經理離任對產品或渠道產生沖擊。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今年以來109位基金經理離任,遠高于去年同期。 有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基金經理變更現象增多,對于投資者而言,面對基金經理的離任,需要在公司整體投研能力的基礎上重新評估接任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

6、創紀錄!ETF規模突破4萬億元

ETF再迎歷史性時刻,規模首度突破4萬億元。據Choice測算,截至4月18日,ETF總規模達到4.01萬億元。其中,權益類ETF規模合計超過3.3萬億元,占比超過八成。從近期資金流向看,僅4月7日以來,權益類ETF凈申購額超過2300億元。尤其在市場震蕩之時,ETF成交頻放量,資金買入信號更加顯著。更多增量資金可期,超70只指數基金正在或是即將發行。

7、月內ETF基金吸金超3000億

隨著近期“國家隊”等多路資金的持續加倉,ETF市場總規模站上了4萬億元關口。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4月20日,全市場ETF最新規模達到40116.17億元。其中,股票ETF是規模增長的主力軍。 與此同時,4月以來,場內ETF基金的資金凈流入額超過3200億元。

  行 業 縱 覽 

1、雙休日唐山鋼坯價格持穩,國內建筑鋼市低位徘徊

雙休日,河北唐山部分普碳方坯出廠價格不變,報2940元/噸,周環比下跌20元;主要在營業市場建筑鋼價低位徘徊,交易平淡。

2、承德釩鈦含釩冷軋產品銷量實現明顯提升

今年以來,承德釩鈦冷軋公司堅持以效益為中心,把更多精力和關注點放在產線上,鞏固高效低耗柔性生產組織模式成效,聚焦關鍵技術經濟指標,持續發力高端客戶,含釩冷軋產品銷量實現新突破。一季度,含釩酸洗板、含釩鍍鋅板銷量分別同比提升53.82%、44.27%。

3、沙鋼股份:目前公司出口占比較小且主要面向東南亞地區

沙鋼股份在業績說明會表示,2024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4.16億元,出口業務營業收入5.56億元,占營業收入總額的3.86%。目前公司出口占比較小且主要面向東南亞地區。未來公司將通過產品競爭力提升和市場風險分散的雙重舉措,推動出口業務可持續發展。

4、包鋼股份:擬1億元-2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包鋼股份4月18日晚間公告,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總金額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含),不超過人民幣2億元(含)。回購價格上限為2.73元/股。回購股份將用于注銷并減少注冊資本。回購期限為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本次回購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

5、河鋼國內首發2 GPa超級抗氫脆熱成型鋼

日前,河鋼集團唐鋼公司生產的國內首款2GPa超級抗氫脆熱成型鋼下線。該產品具備高強性和高韌性,抗氫脆性能大幅提升,將用于乘用車白車身單、復合結構部件制造,在滿足汽車輕量化需求的同時,也有助于汽車安全性能的提升。

6、2024年臺灣中鋼鋼材銷量759萬噸

由于2024年一季度和二季度鋼材銷量同比小幅增加,三季度和四季度鋼材銷量同比小幅下降,2024年臺灣中鋼鋼材銷量由2023年的775萬噸同比小幅下滑2.1%至759萬噸。 臺灣中鋼在臺灣省內銷售鋼材絕大多數以長期協議形式銷售,受季節性需求變化影響較小。受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煉焦煤價格下跌、成品鋼材與煉鋼原料之間價差收窄以及能源價格下跌等因素共同影響,臺灣中鋼四季度營業利潤由三季度的18.9億新臺幣環比激增127.5%至43.0億新臺幣,與2023年四季度的營業利潤(58.8億新臺幣)相比則顯著減少26.9%;稅前利潤由三季度的1.4億新臺幣環比驟增571.4%至9.4億新臺。

7、經合組織:全球鋼鐵產能過剩給鋼鐵制造商帶來壓力

經合組織鋼鐵委員會的最新數據顯示,到2027年,全球鋼鐵產能過剩量預計將從2024年的6.02億噸增加到7.21億噸,即使對于具有很強競爭力的鋼鐵制造商而言也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經合組織預計,2025-2027年全球將新增鋼鐵產能1.65億噸,主要是由中國鋼鐵企業的跨境投資推動的。然而,由于中國建筑業的急劇下滑,預計中期內鋼鐵需求僅會適度增長。報告稱,持續存在的產能過剩問題也在降低鋼鐵行業的盈利能力,減少可用于投資新技術的資本,從而阻礙脫碳進程。由于產能過剩和低價鋼材出口激增,全球鋼鐵行業的危機加劇。

8、美國對印尼加征32%關稅

據雅加達相關報道,近日印尼國會第八委員會委員埃爾溫·馬哈茂德(埃爾溫·阿克薩)分析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印尼加征32%貿易關稅的政策,旨在迫使印尼減少中國投資者在全球最大鎳礦資源——印尼鎳礦領域的主導地位。 

9、蒂森克虜伯鋼鐵歐洲公司呼吁迅速實施歐盟鋼鐵行動計劃

近日,德國主要鋼鐵制造商蒂森克虜伯鋼鐵歐洲公司(TKSE)和薩爾茨吉特呼吁迅速實施歐盟委員會的鋼鐵和金屬行動計劃,以保護該行業免受美國關稅的影響。 薩爾茨吉特首席執行官貢納爾·格羅布勒表示,面對日益增長的進口壓力,歐洲不應束手無策。他認為,歐盟應果斷采取行動,同時與美國保持開放對話。蒂森克虜伯鋼鐵歐洲公司則表示,該計劃是增強陷入困境的鋼鐵行業競爭力及其脫碳的重要動力。 

10、印度金達爾計劃出資40億歐元收購意大利鋼企

近日,印度鋼鐵企業金達爾(Jindal steel)宣布,其已將對意大利鋼鐵企業(Ilva S.p.A.伊爾瓦股份公司)的收購報價翻了一番,達到約40億歐元(約合43.61億美元),高于其對手的報價。金達爾收購提案包括支付10億歐元(約合10.90億美元)收購該意大利鋼企的資產,投資約30億歐元(約合32.71億美元)對其塔蘭托廠(Taranto)進行升級改造和綠色轉型。

11、浦項研發出新型鐵路枕木

3月份,浦項宣布其旗下內部合資公司iOmtek,借助浦項制鐵“績效共享系統”這一共享增長計劃,成功將鋼鐵副產品礦渣與廢塑料相結合,研發出新型鐵路枕木。這一成果不僅改善了環境問題,還降低了成本。

12、印度2024/25財年煉焦煤進口量和產量均同比下降

根據印度港口協會(IPA)的最新數據,2024/25財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印度主要港口處理了5898萬噸進口煉焦煤,同比下降9%,原因是印度鋼鐵市場基本面疲軟,包括多次選舉、項目投資放緩和該國鋼材進口量高企。2024/25財年,印度鋼鐵制造商經歷了動蕩的一年。由于政府和邦選舉,以及選舉導致建筑項目投資放緩,印度鋼鐵制造商面臨著成品鋼材交易減量。

13、哈薩克今年1-3月銅產量同比增加2.9%

4月17日(周四),哈薩克統計局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該國精煉銅產量同比增加2.9%,至123,789噸。該國3月份的精煉銅產量為42,119噸,高于2月份的39,001噸。數據還顯示,該國今年1-3月的精煉鋅產量為61,545噸,同比下降8.2%。該國今年1-3月的未加工鋁和氧化鋁產量為447,432噸,同比下降3.5%。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fzhaierkt.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