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數據
5月7日行業要聞早餐
2025年05月07日07:00 來源:鋼市早知道
國際 動 態
1、4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繼續下降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5月6日公布4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指數連續兩個月運行在50%以下的收縮區間,全球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4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1%,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環比下降。分析認為,全球制造業持續偏弱,反映全球經濟承壓。受美國加征關稅擾動,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在逐步加大。
2、第一季度全球債務增長約7.5萬億美元
國際金融協會:全球債務監測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債務增長約7.5萬億美元,突破324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法國和德國等國是全球債務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加拿大、阿聯酋和土耳其的債務出現下降。
3、印度對巴基斯坦多個地點發動攻擊
印度政府在周三的一份聲明中說,印度武裝部隊發起了"辛多爾行動",襲擊了巴基斯坦和巴控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九個地點。聲明補充說,沒有目標巴基斯坦軍事設施。印度政府指出,“我們的行動是集中的、有分寸的、不會引起升級的”。巴基斯坦軍方發言人對ARY廣播公司說,印度導彈襲擊了巴基斯坦三個地方,巴基斯坦將作出回應。巴基斯坦軍方發言人表示,沒有印度飛機進入巴基斯坦領空。在印度對巴基斯坦發動襲擊后,巴基斯坦宣布關閉全國空域48小時,全國范圍內所有航班已被立即取消。
4、巴基斯坦與印度在巴控克什米爾發生交火
據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5月7日消息,在巴控克什米爾控制線上,巴基斯坦和印度已經開始交火,巴基斯坦已發動地面和空中作戰行動。印度國防部7日凌晨發表新聞公報證實,印度武裝部隊發起了代號為“辛杜爾”的行動,打擊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設施。公報稱上述地區策劃和指揮了針對印度的襲擊。
5、德國新一屆聯邦政府宣誓就職
當地時間5月6日,德國新一屆聯邦政府在聯邦議院宣誓就職。此前,新政府成員在總統府接受了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的任命書。新一屆政府共有17位部長,社民黨掌管7個部門,基民盟掌管6個部門和總理府,基社盟則掌管3個。來自社民黨的新任財政部長克林貝爾將同時擔任副總理,在政府中權力僅次于默茨。(央視新聞)
6、特朗普:印度同意取消針對美國商品的所有關稅
特朗普在白宮會晤加拿大總理卡尼時說:"就以印度為例,其關稅是世界最高之一。我們絕不會容忍這種情況,他們已經同意取消關稅,他們將把關稅降到零。”
7、英媒:英美即將達成貿易協定
英國和美國官員稱,英國和美國即將達成一項貿易協定,該協定將為英國鋼鐵和汽車出口提供較低的關稅配額。該協議將于本周簽署,將使部分英國出口商品免受特朗普在2月和3月對鋼鐵和汽車進口征收的25%額外關稅的全部影響。一位英國高級官員稱談判仍在“快速進行”,并提醒說雙方在藥品問題上仍存在分歧。英國的提議包括在數字服務稅方面向華盛頓讓步,削減對美國汽車出口征收的關稅,以及降低對美國農產品征收的關稅。
8、英國和印度達成貿易協議
印度和英國達成了一項貿易協議,旨在加強世界第五大和第六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聯系。英國政府表示,印度將削減90%的英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其中85%將在十年內實現零關稅。此外,印度將把從英國進口的威士忌和杜松子酒關稅減半至75%,在配額下將汽車關稅降至10%。預計到2040年,英國與印度的協議將使英國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增加48億英鎊,同時貿易協議將使雙邊貿易額每年增加255億英鎊。
9、英國4月服務業萎縮 經濟增長面臨壓力
當地時間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4月服務業出現萎縮,拖累整體經濟增長前景。分析人士指出,服務業的疲軟表現將給英國經濟復蘇帶來新的挑戰。 標普全球公布的英國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顯示,4月該指數降至49,低于榮枯線50,較3月的52.5大幅下滑。這是英國服務業自2023年10月以來首次出現萎縮。 數據還顯示,4月英國綜合PMI終值也從3月的51.5降至48.5,為2023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表明英國整體經濟活動放緩。
10、美國3月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
美國商務部周二表示,美國3月份包括商品和服務在內的國際貿易逆差擴大14%,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達到創紀錄的1405億美元,原因是企業在白宮征收關稅之前爭相進口外國產品。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預計,美國貿易逆差將從2月份的1270億美元擴大至1360億美元。美國3月貿易逆差擴大至紀錄高位,因企業在加征關稅前增加商品進口,這拖累了美國第一季GDP,導致三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11、關稅迫使英國央行考慮加快降息步伐
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在判定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推行的關稅政策,以及其未來關稅計劃的不確定性將拖累經濟增長并抑制通貨膨脹后,英國央行將轉向鴿派立場。其他人認為,英國央行可能會采取更加鴿派的舉措。
12、加拿大3月貿易逆差為5.06億加元
加拿大統計局周二表示,由于進出口雙雙下降,加拿大3月貿易逆差為5.06億加元。由于加拿大邊境服務局采用了新軟件,本月的數據包含了更大程度的估計。該國消費品和能源產品出口下降0.2%。金屬、非金屬礦產品以及能源產品進口下降1.5%。 加拿大3月貿易帳 -5.1億加元,預期-15.6億加元,前值由-15.2億加元修正為-14.1億加元。 加拿大3月出口 699億加元,前值由701.1億加元修正為700.4億加元。加拿大3月進口 704億加元,前值由716.3億加元修正為714.4億加元。
13、如果談判失敗,歐盟將對100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征收關稅
據知情人士透露,如果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未能產生令歐盟滿意的結果,歐盟計劃對約1000億歐元(合113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征收額外關稅。知情人士說,擬議的報復措施最早將于周三與成員國分享,磋商將持續一個月,然后最終確定清單。
14、印度4月服務業PMI略有回升
周二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隨著需求強勁擴張,印度服務業增長在3月份放緩后,4月份略有回升,不過樂觀情緒降至近兩年來最低水平。由標準普爾全球(S&P Global)編制的匯豐印度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3月份的58.5微升至4月份的58.7,低于初步估計的59.1。PMI指數高于50.0表明經濟活動在增長,低于50.0則表明經濟活動在收縮。
15、歐盟公布終止進口俄能源計劃
當地時間6日,歐盟能源事務負責人丹·約根森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終止歐盟進口俄羅斯能源的計劃。根據計劃,歐盟將2027年定為最后期限,屆時所有27個成員國(從內陸國家到沿海國家)必須逐步停止購買俄羅斯剩余能源,尤其是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計劃將逐步進行。首先,到2025年底,禁止簽訂新的短期合同。第二階段,到2027年底,將終止占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三分之二的長期合同。此外,還將實施進一步的限制措施,打擊秘密運輸俄羅斯石油的“影子船隊”,并停止進口俄羅斯鈾和其他核材料。
16、烏克蘭最高拉達外交政策委員會批準礦產協議草案
當地時間5月6日,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外交政策委員會批準與美國達成的礦產協議法律草案,隨后烏最高拉達將于8日舉行全體會議對草案進行投票。(央視新聞)
17、EIA上調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期 下調明年預期
EIA短期能源展望報告:預計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為1.037億桶/天,此前預期為1.036億桶/天;預計2026年需求為1.046億桶/天,此前預期為1.047億桶/天。預計2025年布倫特原油價格為66美元/桶(此前預計為68美元),預計2026年為59美元/桶(此前預計為61美元)。預計布倫特原油今明兩年均價分別為65.85美元/桶和59.24美元/桶,此前分別為67.87美元/桶和61.48美元/桶。
18、美國在油價最新一輪暴跌之前就已下調原油產量預測
在油價在最新一輪跌勢中跌破每桶60美元、促使頁巖油生產商開始制定收縮計劃之前,美國就已下調了對今年國內原油產量的預測。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周二發布的《短期能源展望》顯示,2025年,美國原油日產量預計在1,342萬桶,較上月預測值減少約10萬桶。該預測并未計入最新的美國關稅水平,也未計入OPEC及其盟友上周末同意的增產。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升級,以及OPEC+增產導致油價暴跌,對美國原油產量的預期可能還將進一步下調。
19、關稅政策拖累美房地產市場
美國《華盛頓郵報》5月5日報道說,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導致經濟疲軟,拖累了美國房地產市場。60%的受訪建筑商表示,供應商因關稅政策已經上調或即將上調材料價格。而關稅的不確定性讓很多人不敢購置或者建造房屋。
20、國際油價6日顯著上漲
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96美元,收于每桶59.09美元,漲幅為3.43%;7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92美元,收于每桶62.15美元,漲幅為3.19%。
21、現貨金漲超2.9%突破3430美元
周二紐約尾盤,現貨黃金漲超2.90%,新華社報道稱印度向巴基斯坦三地發射導彈,金價隨后刷新日高至3431.17美元/盎司,全天持續、平滑地震蕩走高。COMEX黃金期貨漲3.53%,刷新日高至3440.00美元/盎司,A股開盤之前出現一波陡峭的上行。
22、美股周二收跌
特朗普關稅不確定性繼續令美股承壓。美聯儲召開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的首次議息會議。據稱英美兩國接近達成貿易協議。道指跌389.83點,跌幅為0.95%,報40829.00點;納指跌154.58點,跌幅為0.87%,報17689.66點;標普500指數跌43.47點,跌幅為0.77%,報5606.91點。
國 內 財 經
1、世行發布2025年度中國企業調查報告
近日,世界銀行官網發布2025年度中國企業調查報告,報告中涉及營商環境的59個測評點中,上海有22項達全球最優水平。上海達全球最優水平的項目數,超過在2023年世行營商環境成熟度評估中列首批經濟體第一的新加坡。(人民日報)
2、稅務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工程項目全面順利推進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稅務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全國以項目方式申報工傷保險的工程項目數量累計3.9萬個,同比增長9.4%;工程總造價金額累計1.9萬億元,同比增長4.8%,我國重點工程項目總體推進順利,項目投資增長勢頭良好,尤其進入3月份后,投資項目施工明顯加快。稅務數據顯示,3月份工程項目申報數量1.8萬個,占一季度總量的46.5%;申報總造價0.8萬億元,占一季度總造價的43.9%。
3、4月財新綜合PMI為51.1
對等關稅細節落地對出口和企業預期帶來沖擊,4月中國經濟擴張步伐放緩。近日公布的4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0.4,低于上月0.8個百分點,為三個月來最低;財新中國服務業PMI也回落1.2個百分點至50.7,為2024年四季度以來最低。兩大行業景氣均下降,當月財新中國綜合PMI下降0.7個百分點,錄得51.1。(財新)
4、深圳:一季度全市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70億元
一季度,1-3月深圳全市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70億元,投資進度25%,高質量投資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持續澎湃。“投資馬車”跑得快,重點項目發揮了顯著作用。2025年全市共安排重大項目798個,總投資約3.2萬億元,其中,建設(新建、續建)項目679個,年度計劃投資3076.4億元。
5、前4月全國25個重點城市住宅用地溢價率“走高”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5月6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前4月全國25個重點城市住宅用地溢價率總體上位于20%左右的區間范圍。其中,1月溢價率為20%、2月為18%、3月為23%、4月為15%。全國25個重點城市住宅用地溢價率,相比過去兩年總體位于(5%-10%)的區間,今年前4月呈現出既高又普遍的特征。
6、五一假期上海樓市延續向好態勢
5月6日,記者從上海市房管局獲悉,今年五一假期,上海房地產市場延續回穩向好態勢,一、二手住房成交量同比增加36%。一手住房市場方面,來自上海市房管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五一假期,上海市一手房成交同比增加,假期5天成交量同比增加12%。二手住房市場方面,上海市二手房交易比較活躍,假期5天成交量同比增加44%,為2021年以來同期最高成交水平。同時,先行指標同比增加,據監測,假期內新增客戶量、帶看量等先行指標均明顯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同比增加15%左右,為近3年五一假期最高值。
7、深圳4月二手房簽約量同比增長33.5%
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數據顯示,4月深圳市二手房簽約量為6597套,環比下降14.4%,同比增長33.5%。新房方面,4月深圳預售新房共成交2845套,環比下降7.6%,同比增長0.7%。深房中協表示,在政策環境保持穩定的情況下,預計5月深圳房地產市場有望延續一季度以來積極向好的發展態勢。
8、長春優化調整部分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
“長春公積金”5月6日消息,為貫徹落實有關文件要求,積極服務于構建高質量發展的長春現代化都市圈,更好地滿足廣大繳存職工的住房消費需求,長春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對部分貸款和提取政策優化調整。其中,長春市對多子女家庭貸款政策進行調整,第二次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且生育撫養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單筆貸款最高額度可上浮40%。
證 券 期貨
1、收評:滬指漲1%重回3300點
滬指漲1%重回3300點,創指收漲近2%。總體來看,個股呈普漲態勢,上漲個股超4900只。截止收盤,滬指漲1.13%,收報3316.11點;深證成指漲1.84%,收報10082.34點;創業板指漲1.97%,收報1986.41點。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13362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668億。
2、兩市融資余額減少154.66億元
截至4月30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9022.9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81.79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8683.5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72.87億元;兩市合計17706.5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54.66億元。
3、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超八成實現盈利
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經營業績保持穩定,超八成公司實現盈利。據統計,截至4月30日,北交所全部265家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4年年報。2024年,北交所265家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808.45億元,平均實現營業收入6.82億元,與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共實現凈利潤110.30億元,平均實現凈利潤4162.18萬元,225家公司實現盈利。
4、A股迎5月“開門紅” 私募憧憬多元結構性機會
受“五一”假期國內消費人氣旺盛、人民幣匯率走強等因素疊加影響,A股市場在5月首個交易日迎來“開門紅”。展望后市,多家一線私募表示,在宏觀經濟數據超預期、新的刺激政策有望逐步落地的背景下,A股市場中期有望延續震蕩偏強的格局。從投資機會來看,在科技成長、消費等主線繼續獲得私募看好的同時,傳統制造業、高股息品種也成為私募掘金的重點方向。(中證報)
5、公募今年派發超800億元 ETF成“分紅王”
前四個月,公募基金已累計派發超800億元的大紅包。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今年以來已有1745只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合計分紅839.4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的分紅總額是去年同期的8.4倍,ETF占據大額分紅榜單前列位置,混合型基金的分紅總額也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億元。此外,公募REITs分紅最為積極,44只公募REITs今年以來已實施分紅。(中證報)
6、4月近三千億資金借道ETF
5月6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漲超1%。算力、華為鴻蒙產業鏈等科技成長板塊表現活躍,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等多只百億級別的ETF漲超3%。公募人士表示,經過此前充分的調整,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已經有所改善,市場或從防守轉向適度進攻,科技行業尤其是人工智能(AI)產業鏈的中長期潛力或逐步顯現。(中證報)
7、布局證券市場 27萬億元信托資金“大搬家”
資產規模體量高達27萬億元的信托,正在積極布局證券市場。近日密集披露的信托公司2024年年報顯示,2024年平安信托投向證券市場的規模同比增長超80%;截至2024年底,五礦信托、外貿信托等信托公司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規模占比均超過60%。在業內人士看來,伴隨著行業轉型持續提速,資本市場結構性機會不斷涌現,信托資金將成為證券市場除保險、基金之外的重要增量資金來源。
8、年內逾百家公募自購超83億元
據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6日,今年以來共有103家公募機構合計自購達533次,凈申購金額達83.20億元。貨幣型基金成自購主力。今年以來公募機構自購旗下貨幣型基金次數達136次,凈申購金額達48.95億元,占到自購總金額的58.83%。其次是債券型基金,今年以來公募機構自購旗下債券型基金次數達99次,凈申購金額12.06億元,占到自購總金額的14.49%。
行 業 縱 覽
股市及部分商品走勢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fzhaierkt.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
· 2025-05-075月資金面預計均衡偏松
· 2025-05-075月6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 2025-05-06中歐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
· 2025-05-064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繼續下降
· 2025-05-06央行公開市場凈回籠6820億元
· 2025-05-06長三角9座“萬億城市”一季報出爐
· 2025-05-065月6日《人民日報》涉及財經的主要內容
· 2025-05-065月6日行業要聞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