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預警

2008年01月西本新干線鋼材現貨預警報告

2007年12月27日07:58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

本期觀點:盤整態勢 略顯弱勢
時間:2008-1-1—2008-1-31
關鍵詞:冬儲期 資金 政策

    新干線編者注:本文為作者授權新干線獨家刊登之作品,媒體及網站轉載的前提,獲得新干線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并注明出處為西本新干線(www.96369.net)。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干線的支持。

    轉眼間,2007年行將結束,2008年即將來臨,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上,十分有必要對上海建筑鋼材這一年來的發展趨勢作一番盤點。總體來看,2007年滬上建筑鋼市呈現單邊盤整上揚趨勢,以西本指數走勢為例,2007年1月初,曾一度在2990點徘徊,時間行至2007年12月中旬,西本指數一路攀升,屢創歷史新高,曾至4700一線,整個年度價格漲幅超過1700點,漲幅高達57.19%。

    面對著這樣的漲幅,業內人士都在反思,總結之下,基本得出這樣幾點總結:其一、此番價格上漲,成本推動因素不可忽視,這其中既包含了剛性生產成本、流通成本,又涵蓋資金財務成本在內;其二、此番價格上漲,區域市場供需矛盾推動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其三、宏觀經濟通脹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鋼材——這種工業主要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這些總結,自是有一番道理,其實這其中也道出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波動趨勢的一般規律:價格不一定等同于價值,價格在一定時期內以價值為中心波動起伏;另外,價格最終取決于供給與需求的關系演變。帶著這樣的思路,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1月份滬上建筑鋼材市場價格演變趨勢。

一、宏觀經濟篇

(一)宏觀經濟形勢

1、宏觀大勢

    從12月份統計局披露的數據來看,1-11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00605億元,同比增長26.8%。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1632億元,增長31.8%。從施工和新開工項目情況看,截止到11月底,城鎮50萬元以上施工項目累計302807個,同比增加34106個;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40922億元,同比增長20.1%;新開工項目211127個,同比增加24124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73584億元,同比增長28.0%。

    面對上述數據,會有這樣幾點研判:其一、從宏觀面來看,國內投資建設所產生的鋼材需求,仍舊保持著較快增長態勢,至少在短期內,這種投資將會順利地轉化為相應的鋼材需求;其二、調控措施恐將繼續出臺,畢竟,無論是從決策層所定下的發展速度目標,抑或是從全社會經濟發展形勢現狀,投資增速仍顯偏快,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CPI(11月份CPI增幅已經高達6.9%了)增幅加大,使得通脹壓力更加突出。

    上述的判斷,并非筆者臆想而生,事實上,決策層已經在陸續采取一系列措施來進行調控管理了。

    首先,是金融政策的一再緊縮。2007年的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及6次上調存貸款利率,這里先不詳述,后面我們專門分析這一點。

    其次,土地調控的加大。前不久,國土資源部發布《全國土地執法百日行動查處糾正工作的若干處理意見》,這一意見或許在形勢上并不新穎,無非是針對土地調控政策落實的又一輔助策略,然而從限期“在2007年12月25日前處理完畢”這一條款來看,應該在表明一種態度,或者說是一種決心。這一點從國土資源部隨后“圈定58個土地違法違規重點地區”,并隨之將清查處理結果公之于眾,也得到部分印證。

    最后,一些硬性措施隱現。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2月16日已決定廢止吉林長春熱電一廠擴建工程等13個電站項目原批復文件或文件中的相關內容,這些項目一律不得開工建設,已開工建設的項目要立即停止建設,并拆除相應建筑物。”這種調控措施,其實應屬于下下策之舉,等同于在表示“寧可前功盡棄,也要給后面警示”,頗有些殺雞給猴看的味道。從歷史經驗來看,這種舉措出臺后,或多或少會起到一定震懾作用,至少在一定時期內能夠起到威嚇作用。

    基于這樣的局面,不由得使人聯想到即將來臨的2008年宏觀經濟形勢基調,已經有不少境外研究機構對此發表觀點和看法。

    高盛亞洲經濟研究團隊測算,11月當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1%,與10月高達30.7%的增幅相比顯著回調。相應地,發改委于12月7日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提出“切實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和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的要求,嚴格控制新開工項目”。這一方針無疑將對今后工程項目的增長產生一定的冷卻作用。由于未來幾個月政府將繼續采取調控措施,國內投資增長的強勁勢頭可能會有所放緩。

    亞洲開發銀行(ADB)預測,未來中國大陸抑制投資的緊縮政策、與資產價格膨脹,可能導致明年經濟增長放緩至10.5%,07年9月時,亞銀預測中國大陸今、明兩年增長率各為11.2%和10.8%。美林認為,2008年中國仍將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預期中國明年的GDP增長率將從今年的11.5%回落到10.9%。摩根大通則將2008年中國GDP增速預測維持于10.5%。

    總結一下境外知名研究機構的觀點不難發現,在肯定中國經濟強勁勢頭的同時,不約而同都對未來調控產生了憂慮情緒。“總體發展勢頭良好,投資建設有放緩趨勢,不睬急剎車、點剎車不斷”,或許會是對2008年總體宏觀經濟形勢的最佳定位。轉化為對于鋼材產品的需求來說,或許可以簡單歸納為“需求穩中攀升,總體天氣晴伴多云,存在局部區域、局部階段內的雷雨大風或冰雹等惡劣天氣狀況”。

2、鋼鐵業政策

    早在2007下半年開始,鋼材產品出口稅率再度調整的傳聞已經在整個行業內傳播開來,而就在近期,連一向較為嚴謹的《中國證券報》也刊發了這一傳說中的消息“鋼坯、鋼錠、生鐵等鋼鐵初級產品的出口關稅率由15%提高至25%;熱軋板卷、長材的出口稅率由原來的5%-10%提高到15%,自2008年1月1日起執行”。

    就在12月21日,財政部對傳聞進行了證實,雖然鋼鐵加征稅率的調整細則尚未出臺,但這一消息已經塵埃落定。其實,認真研究一下中國鋼鐵工業現狀,對于類似的政策調整應該能夠預見,我們這里要探討的,無非是稅率調整的起因、此番調整要達到的目的以及可能產生的結果。

    依筆者愚見,此番調整意在緩解通脹壓力,防止通脹全面擴散,目標應是直指源頭——基礎原材料價格上揚。來看一則看似無關聯的新聞:財政部12月18日宣布,經國務院批準,自2007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麥、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糧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稅(相關新聞:2002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出口大米、小麥、玉米增值稅實行零稅率的通知》規定,出口大米、小麥、玉米增值稅實行零稅率,同時執行13%的出口退稅率)。

    眾所周知,糧食是人們生活的基礎,同樣,鋼材是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主食”之一。糧食價格結構性的上漲,已經開始傳導至與其相關聯的各個行業,其后果便是出現單月CPI增幅達到6.9%。試想一下,鋼材以及與其相關聯的下游產業也產生類似的連鎖反應,后果將會如何?

    看看鋼鐵業現狀,2007年國內鋼材產品單月出口數量,一度超越700萬噸,最低單月出口也在400萬噸以上,在同一時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和數量一路攀升。一方面是出口并不算賺錢的鋼材產品,另一方面卻因此產生的旺盛鐵礦石需求,付出了更多高昂的成本,留下了鋼鐵冶煉造成的環境破壞,以及由此可能產生的原材料推動型通脹壓力。只能用“得不償失”來形容了。

    深入分析之下,糧食產品也好,鋼材產品也罷,其相關政策的調整思路是統一的:抑制產品出口,保證國內供應,從而緩解國內糧食、原材料以及與其相關聯產品價格的漲勢,同時也盡可能減少國際采購需求,減少給“不法”國際投機供應商賺取暴利的機會。

    總結一下,類似的產業政策調整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在探索一種抑制通脹的新思路,古人所謂的“對癥下藥”,在經濟理論上,同樣在據此而行。

(二)金融環境解析

1、資金體系

    剖析宏觀經濟環境后,有必要詳細解析一番宏觀金融環境變化趨勢。從2007年變化形勢來看,央行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6次加息舉措、特別國債舉措等等一系列措施的出臺,是針對資本流動性問題開出的藥方,目的十分明確:讓快速的資本流動速度緩下來,讓由此產生的通脹壓力減少幾分。

    藥方開出后的效果如何呢?客觀來講,的確發揮了一定功效。從央行最新披露的數據來看,截至11月底,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加僅為847億元,同比少增加1062億元。此外,11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新增貸款343億元,同比少增1158億元,這其中尤其該提請重視的是,中長期貸款新增額僅為563億元,環比下降了50%以上。

    應該看到,金融調控策略仍然是采取行政調控的方式,從市場化角度來看,的確存在后期貸款增幅井噴的壓力。畢竟,一方是銀行存款要尋求出路,另一方是國內經濟建設中銀行貸款仍是主力,這是市場客觀存在的供給與需求。然而,倘若任其市場化發展,央行加息舉措或許只會淪為通脹壓力的催化劑而已,因為這中間產生的成本增加,市場化手段只會層層轉嫁,最終催生更高的CPI增幅。

    因此,這樣的局面下,行政調控是不會輕易放開緊握的拳頭,行政調控仍將會是今后一段時期不能拋開的拐杖。這也難怪央行行長周小川會做出這樣耐人尋味的表態:宏觀調控既要用好經濟手段,也要用好法律的手段,同時不排除行政或者其他手段,并協調這幾種手段的運用和相互配合。

    具體到來年貸款變化來看,或者應該套用一句廣告詞比較恰當:“相信調控的力量”。決策層給2008年定調“從緊的貨幣政策”,如何從緊,或許是大家最為關心的話題。

    從緊局勢之下,08年貸款額度分配規律已經有了較為統一的傳聞版本“07年上半年信貸投放規模占到了整年規模的約80%,08年一季度,整個放款額度將僅占30%,而08年上半年的貸款規模將只占到全年貸款總規模的60%”。這樣的改變,或許應該引起相關經營決策的對應改變,尤其是對銀行貸款較為依賴的鋼鐵生產、流通行業。

    而銀行在此種局面下會有哪些變化呢?在明年銀行可放貸額度收縮的情況下,銀行對貸款客戶的選擇傾向于‘優中選優’。在優質客戶中選擇更優者,判斷標準在于貸款壞賬風險大小,與銀行有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比如在銀行有存款和結算業務),綜合回報率較高的企業客戶。而應對貸款額度限制問題,銀行方面倒也是對策較快:其一、創新型的信貸替代型理財產品,由理財產品所募集的資金投向貸款項目,由于銀行在其中并未賺取貸款收益,因此并不計入銀行總的貸款額度;其二、融資型信托產品,直接將理財資金放到信托貸款中去運作,以此來緩解貸款額度緊張與優質企業貸款需求的矛盾。這或許就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在近期西本鋼鐵協辦的08年鋼鐵產業形勢報告會上所作的提示“銀行貸款限制會加劇,然而體系外資金會有相應補充”。

    總結一下,在包含鋼鐵生產、流通領域的眾多行業內,在2008年,良好的信用、企業的資質、規模,或將成為企業資金“緊”還是“寬”的重要依據。

2、匯率問題

    在這里談論匯率問題,也是十分必要的。匯率任何時候都被決策者們看作是雙刃劍,原因十分簡單:一方面,相對較低的匯率水平,有利于一國產品出口,會使得一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擁有競爭力,尤其是對于依賴出口的經濟體,毫無疑問,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亞洲經濟體,都屬于這個范疇;另一方面,促使本幣升值,會使得一國進口其他國家產品的成本降低,升值對于依賴進口的經濟體而言,是屬于有利的。

    為何說現在“談匯率問題是十分必要的”呢?中國正處在這樣一個節點上,經濟從“依賴出口拉動”向“刺激內需”轉變。誰都知道,必要的貿易順差對于一國經濟強盛是有幫助的,現在從“依賴出口拉動”向“刺激內需”轉變的這種轉變,也就是意味著中國要在進口與出口之間保持一定的平衡關系,既需要保持一定的順差形勢,又需要合理降低國際采購成本、減少國際貿易摩擦,匯率政策把控相對應變化,是必然的。

    依照決策層披露的政策取向“擴大進口需求”來看,2008年往后,我們在本幣升值問題上,會采取積極態度的同時,也會有所保留。積極在于合理利用升值,緩解進口成本攀升、以及由此產生的通脹壓力之苦,“保留”的底線自然是要確保國內經濟的健康發展,防止國內經濟系受到國際競爭的過度沖擊。

    宏觀大勢作了一番分析,話題回轉到文章的主題上來,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影響上海建筑鋼材市場下一階段價格走勢的方方面面。

二、供給分析篇

    首先來看上海建筑鋼材市場供給面因素狀況,為說明這一因素現狀,我們一起來看來自西本新干線的統計數據。

    由圖中不難發現,2004-2007年同期,也就是現在所處的階段,滬上建筑鋼材庫存保有量總體水平相當,統一特征是12月底處于一年當中的庫存底線附近,而在隨后的1月份,庫存供給多少都會呈現增加態勢,也就是傳統的“冬儲期”。

    結合08年的宏觀大勢來看,1月份中,庫存繼續盤整增加是一種趨勢,而結合著金融環境來看,“冬儲期”期間,庫存所能達到的高度、持續的時間,或都將不比2007年同期樂觀。限于資金規模問題,商家或仍將采取加快資金周轉、采購銷售延續“短頻快”策略來予以應對。

三、需求形勢篇

    繼續來看需求面形勢分析,從傳統銷量數據來分析,接下來的2008年1月份橫跨農歷的十一、十二兩個月份,總體銷量在十一月過后繼續萎縮,或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銷量再度突起,要等到來年農歷二月份了。

    這期間,單從季節性需求形勢來理解,市場將會延續盤整下跌態勢。而結合滬上投資建設規模來看,07年明顯高過了歷年同期,也就可以這樣理解:其一、同期需求萎縮幅度,或將比往年要好;其二、來年需求爆發會比歷年同期要來得猛烈。基于這樣的需求格局,市場行情或將支持市場 “先抑后揚”之走勢。

四、成本分析篇

    前面宏觀分析中,已經提到過“成本推動型”上漲的說法,這里我們詳細看看成本是如何推動價格上揚的,以國內鋼材生產初級原材料、初級產成品價格走勢為例來予以說明。截至2007年12月下旬,山東市場鐵精粉市場價格由750元/噸攀升至1560元/噸,上漲幅度超過了100%,較之同一區域市場11月下旬的1440元/噸,也上漲了120元/噸之多;同樣是該區域市場的二級冶金焦炭價格,從1120攀升至1680元/噸,上漲幅度也達到了50%。

    類似的價格上漲,在08年會是怎樣一種趨勢呢?礦石方面,國內依然是超過五成依賴國際進口,08年國際鐵礦石采購價格,現在的談判只是討論漲幅多少,究竟是比2007年上漲30%,或者更多,其上漲的趨勢是不會改變。

    按照當前現狀,來年的價格上漲,將促使中國政府對鋼鐵產業繼續采取合并整合政策,以期削減不必要的產能結構,提高產業集中度,借此削減部分進口鐵礦石需求,從而提高將來定價主動權。

    至于鋼廠方面,在避免自己被“大魚”吞并的同時,也在順勢轉嫁著生產成本上漲的部分,看看如下表的出廠價格,或許就可以一清二楚了。

區域

鋼廠

日期

調整政策

執行價格

華東

青鋼

1219

線材下調100螺紋下跌100

6.5mm高線455016-25mm二級4460

永鋼

1224

線材不變螺紋鋼不變

6.5mm高線477014-25mm 二級4710

南鋼

1212

螺紋鋼上調120高線上調120

 

2672

1220

螺紋鋼下調50/

16-25mm螺紋鋼4550

青鋼

124

線材上調80螺紋鋼上調20

6.5mm高線449016-25mm二級4400

三益

1223

二級螺紋鋼下調50

14-25mm二級螺紋鋼4650

眾達

1224

二級鋼下調70

16-25mm二級鋼 4680

閩源

1218

螺紋鋼下跌130

16-25mm二級螺紋鋼4420

南昌

1218

螺紋鋼下調60

16-25mm二級螺紋4740

華北

軋三

1217

二級螺紋鋼累計上漲340

16-32mm二級螺紋鋼4710

邯鋼

1218

線材螺紋鋼價格不變

6.5mm高線459016-25mm二級鋼4710

長治

125

普線上調120螺紋鋼上調120

6.5mm普線469016-25mm二級4760

東北

西鋼

124

線材、螺紋鋼上調50

6.5mm高線429016-25mm二級4310

西南

德勝

1217

對成都線材下100螺紋下100

8mm高線4910 18-25mm二級鋼4900

德勝

1217

對云南線材下120螺紋下120

6.5mm高線478016-25mm二級鋼4780

昆鋼

1221

線材上調115螺紋鋼上調73

6.5mm高線492716-25mm二級4897

成鋼

1222

線材下調80螺紋下調80-150

6.5mm高線48218-25mm二級4850

水鋼

1221

線材下調70螺紋下調120-220

6.5mm高線495016-25mm二級4970

西北

龍鋼

1220

螺紋鋼價格不變,線材待定

16-25mm二級螺紋鋼4450

酒鋼

124

線材上調100螺紋調100

6.5mm高線450016-25mm二級4490

華中

柳鋼

1212

線材上調20螺紋鋼上調20

6.5mm高線5100,二級18-25mm 4920

安鋼

126

帶肋鋼筋上調129

18-25mm二級4424

濟源

126

螺紋上調30

20mm二級鋼4580

萍鋼

126

高線上調100螺紋鋼上調50

6.5mm高線4840,16-25mm二級4800

廣鋼

125

線材上調100螺紋鋼上調50

6.5mm高線502016-25mm二級4930

韶鋼

125

線材上調100螺紋鋼不變

6.5mm高線490016-25mm二級475

五、國際市場篇

    國內市場因素分析后,一起來看看國際市場動向,截至11月底的趨勢,國內產品出口空間在進一步壓縮,本月形勢如何呢?

國際主要鋼材市場價格行情

 區域

螺紋鋼(美元/噸)

方坯(美元/噸)

10月23

11月23

1224

10月23

11月23

1224

美國鋼廠(中西部)

641

628

628

 

 

 

美國進口(CIF)

595-617

579-590

579-590

530CFR

530CFR

530CFR

德國市場

605

640

649

 

 

 

歐盟鋼廠

588-658

579-651

585-660

 

 

 

歐盟出口(FOB)

570-620

570-600

610-620

560

560

 

韓國市場

648

649

621

 

 

 

韓國出廠

644

644

629

 

 

 

韓國市場(中國資源)

643

643

654

580

590

620

日本市場

650

668

668

 

 

 

日本出口(FOB)

550

580

580

 

 

 

拉美出口(FOB)

530-550

550-570

550-570

490-510

490-510

490-510

土耳其出口(FOB)

555-565

555-565

640-645

500-520

500-515

570-580

獨聯體出口(遠東CFR)

530-560

530-560

700

590

590

640

獨聯體出口(FOB黑海)

550-560

560-570

570-580

500-520

510-520

535-545

中東進口(迪拜CFR)

590-600

600-610

600-610

565-580

580-600

620-630

中國市場(市場價)

521

566

588

506

539

589

注:數據出自專業分析機構,由西本新干線工作室www.96369.net 綜合整理

    如列表數據顯示的,對照11月份數據來看,國際市場仍舊是變化不一,這其中,美國市場、日本市場和拉美市場主要建筑鋼材價格基本平穩;歐盟市場、德國市場和土耳其市場價格出現上揚,前二者幅度僅為10美元/噸不到,而土耳其出口資源報盤大幅度上揚,上漲幅度高達80美元/噸。同一期間,中國國內市場螺紋鋼代表規格品種價格繼續呈現攀升態勢,本月上漲幅度為22美元/噸,鋼坯上漲幅度更是攀升了50美元/噸。

    對照著這樣的國內外市場格局,再結合宏觀分析中提到的新的鋼材產品出口稅率政策,可以預見的是,國家通過產業政策調整、結合市場化手段,逐步在把鋼材出口(尤其是低附加值的長材、普板卷)的窗戶關上。前面已經說過了,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其一、借此將部分產能留在國內市場,抑制鋼材價格過快上漲,避免因此產生的價格產業間傳導,減輕通脹壓力;其二、借此再度調整國內產能結構,1-10月份已經出口的鋼材總量達到5380萬噸,2007年全年預計在6000萬噸以上,對應的鐵礦石需求在1億噸以上,不要說完全關上鋼材出口大門,即便是削減一部分,對于鐵礦石采購成本的控制,也自然多出一些砝碼。應該看到,國家產業政策正朝著這個方向在緩步推進。

六、西本觀點篇

    總結以上論述,筆者以為:短期內、或者換言之在接下來的1月份中,區域市場需求變化,對于上海建筑鋼材價格走勢而言屬于不利因素,但是長遠投資數據來看,需求仍就是旺盛的;金融政策調控資金產生的影響是雙方面的,一方面造成潛在的價格波動隱憂(因資金緊張而造成潛在價格競爭需求格局),另一方面,限制本地庫存供給規模的同時,也實實在在增加了噸鋼經營成本;至于宏觀政策面的影響,是在力圖壓制初級原材料成本增加導致的物價上漲動因,短期內看到的影響或將是更多鋼材產品難以出口,同時也有更多鋼材產能被削減,影響同樣是雙方面的。

    基于此,筆者對接下來上海1月份建筑鋼材價格行情給予中性略偏積極的評價,具體來說,上海市場螺紋鋼代表品種規格價格,盤整逼近4300元/噸的同時,存在客觀的成本支撐。于西本指數而言,同步市場、略高于市場,仍會是主要策略。[文]西本新干線工作室  2007-12-25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fzhaierkt.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